
这是很多人都容易做出的批评,可是李院长的想法却不同。“在韩国每年有数十万人考托福,参加英语作文考试,如果韩语受欢迎的话,中国学生为什么不能参加韩语作文大赛?”
李院长首先联系了主管汉语HSK的北京语言大学,确认了学习韩语的学生人数。在55所大学里约有5000人正在学习韩语,如果包括两、三年制大学的话则将近有一万人,这种程度的资源是充足的。陆续收到的回答也具有鼓舞性,“韩语受欢迎的程度仅次于英语,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学生报名。”
韩语作文大赛盛况空前
去年6月16日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的首届韩语作文大赛盛况空前。经过各大学自己举办的选拔考试,50多人参加了首届韩语作文大赛。有从遥远的黑龙江省搭乘30多个小时火车赶来的学生,也有各省外务考试合格的人才。记者本人也进行了采访,看到中国学生们写的作文之后,不禁目瞪口呆。
韩语作文大赛的题目为《珍贵的缘分》,来自天津师范大学三年级的学生郑杨(21岁)获得金奖。如果说得夸张点的话,他的作文达到了业余小说家的水平。郑杨说道:“虽然没能去过韩国,但是每周在图书馆里读一本左右的韩国随笔和小说。”多读好的文章果然是写作水平高的秘诀。
可是首届大赛显得有点草率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从大学获得奖学金的承诺,但是因为全部经费都是赞成李院长意见的朋友捐赠而来的。“虽然有意义,但是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举行大赛……”然而,沮丧的李院长在看到中国学生时,眼睛又亮了起来。“看看他们吧!这些聪明的学生们有朝一日将会成为引领中国的领袖,成为懂韩语、喜欢韩国的领导人。”
李院长当时就像歌手仁顺(音)的歌曲那样,做着有朝一日冲破障碍的“天鹅梦”。
首届中国大学生韩语作文大赛的新闻经过报道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少的赞助纷至沓来。也出现了反省的观点,“不要整天只望着美国,也帮帮我们周围国家里喜欢韩国的大学生。”首届大赛的两名获奖者获得全额奖学金升入成均馆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参加韩语作文大赛升入研究生院”的热情在中国大学韩语专业中也突然升温。中央日报社和成均馆大学联合成立的“21世纪韩语作文大赛委员会”今年也是非常繁忙,不仅在中国举行了第二届大赛,还在蒙古和哈萨克斯分别坦举行了韩语作文大赛。
记者于今年10月去了一趟蒙古,20世纪90年代韩蒙建交当时称韩国为“索伦戈斯(音,意为彩虹升起的国度)”,像亲兄弟一样喜欢的氛围已经不在。可是参加韩语作文大赛的蒙古大学生们和教授们表示:“我们将成为韩蒙友好的桥梁。”为从韩国来的客人鼓劲。
12月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韩语作文大赛中,一位黄头发、蓝眼睛的第四代高丽人称为了满足爷爷的愿望学习韩语,使得颁奖现场一片肃然。有朝一日邀请所有在韩语作文大赛中获奖的各国学生来韩国举行盛大的韩语研讨会是韩语作文大赛委员会的另一“天鹅梦”。
必须照顾喜欢韩国的外国学生
现在离2009年只剩下四天了,花费这么大的篇幅介绍这个小小的成功故事是有原因的。首先,人的执著和努力可以改变很多东西。这说的就是像李院长这样怀着梦想的人。像他梦想的那样,有朝一日在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很有可能出现懂韩语的总统或喜欢韩国的第一夫人。第二,把眼光放开来。不要只是关注英语、美国,还要看到在我们的邻邦有着不少喜欢韩国的人。我们应该对他们倾注关心和真诚。无情地拒绝别人的手,却怪别人没有握住我的手,这难道不是愚蠢的行为吗?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