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0日 (周日)
“多谢中国”和“都怪中国”
상태바
“多谢中国”和“都怪中国”
  • 经济部门次长金俊贤
  • 上传 2014.12.17 17:34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韩国免税店市场规模占世界第一,明洞化妆品店在2年半的时间由38家剧增至127家,首尔市内旅游酒店3年内增加45%(66家)。  

出一道难度低的测试吧。出现以上情况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是的,由于中国人访韩增多所致。从事实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韩国经济增长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中国。2003年之后中国推开美国,稳坐韩国最大出口国的位置。金融方面也不例外,在韩国证券市场中国投资额继美国·日本之后排在第三,在游戏·电影·电视剧等娱乐产业,企业收购合并市场中国已经大规模崛起。

近邻有这样一位可靠的朋友何尝不是一种幸运。但是幸运与不幸正如手掌手面。“多谢中国”转变为“都怪中国”只在一瞬间,现在已经是进行时。  

在这一过程中,最近全国经济家联合会发布的报告书加重了这种不安。韩国十大出口商品重组为八大产业以世界市场占有率为标准比较一看,中国足足有6个产业赶超韩国。造船海洋·石油化学·精炼石油·钢铁暂且不提,连韩国自豪的智能机·汽车领域,中国占有率也比韩国高。韩国仅在半导体和液晶显示器上微弱领先。

但是真正严重的并非中国的崛起,而是韩国内部的混乱。95年三星电子会长李健熙曾说过“企业2流,行政3流,政治4流”,得罪了金泳三政府。在4流政治下韩国能够自如生活得益于经济,具体来说得益于企业的坚持。但是如今经济迷失方向,徘徊不前。翻一翻财界十大,二十大企业名单,位居世界市场响当当的韩国企业有几个。连世界级的三星·现代汽车最近都力不从心。

小说家卜鉅一在名为《垂在韩半岛上的中国影子》的书中提到过韩国“芬兰化”的可能性。芬兰化是指44年之后芬兰在接壤强国苏联的压倒性影响下,蒙受主权损失而生存的例子。卜鉅一认为中国可能对韩国产生芬兰化影响,但他主张“如果韩国不擅自愚蠢应对,不会形成芬兰化。”  

韩国真的 “不会愚蠢”应对吗?在需要让步的地方当然要做出让步,但是一定要做成的事情上,我们在外交上是否具备能堂堂正正贯彻我们主张的能力呢?

即使做出让步,韩国具备理直气壮贯彻自身要求的外交能力吗?作为这种能力源泉的国民协商和团结能否得以实现?没有信心。反而由于信念间、世代间存在的矛盾导致韩国社会陷入茫然,国家的调整能力早已达到极限。

随着91年苏联解体,芬兰才摆脱芬兰化。但是韩国近邻的中国正在变得更加强大。朝鲜王朝500年的苦恼再次摆在韩国人面前。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