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周四)
韩中可能发展成为同盟关系吗?
상태바
韩中可能发展成为同盟关系吗?
  • 刘尚哲 中国专门记者
  • 上传 2014.10.15 14:52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韩中两国可以缔结成为同盟吗?说韩美同盟或朝中同盟倒还觉得可以,但韩中同盟这个说法着实比较陌生。不只是陌生,简直是让人觉得出乎意料。但中国学界部分学者认为中国要与韩国缔结同盟,或者应当缔结类似于同盟的条约。这些学者不容小觑,他们的说法不容忽视。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阎学通(62岁)院长首次提出韩中同盟。作为中国第四代领导人胡锦涛时期的外交谋士,一些自由主义学派的学者被重用。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辑思。但到了国家主席习近平时期, 现实主义学派的学者便得势。其中心人物就是阎学通。在由他担任秘书长的世界和平论坛2012年召开首届大会时,时任副主席的习近平出席并不是偶然。

阎学通主张韩中同盟论是通过去年编纂的《历史的惯性》(韩国今年2月以《2023年世界史的不变法则》为题出版)。他在今年4月来韩时,在多个研讨会上再次强调了韩中同盟论。即使是在当时,这种主张也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像童话一样的故事”,并未受到多大关注。但这种韩中同盟论在上个月月末又再次出现。在亚洲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所长金兴奎,音)创立纪念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43岁)主张称,韩中两国要缔结类似于同盟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王义桅是在《人民日报》等中国国内外媒体发表500篇以上文章的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据悉,他与中国政府的关系也很密切。

中国所说的韩中同盟论的内容是什么?首先看一下他们的逻辑。阎学通认为,到2023年以美国为超级大国的“一超多极”体制将会转换为美中两国两极结构。而且,在这构图中决定成败的要素有两个,一个是美中两国各自的国力,另一个是美中两国各自拥有多少友邦,这两种因素将会决定成败。现在美国拥有42个强力同盟国。而相反,中国实质上的同盟国一个也没有。中国要早日从伙伴外交转变为同盟外交,而韩国就是主要对象国。

阎学通主张称,一个国家与两大强国同时树立同盟关系的 “两端外交”在历史上也经常存在,韩国也有这种先例。一次是高丽与辽国和北宋同时结盟,另一次是朝鲜与后金和明朝同时结盟。因此,他认为韩中同盟与现有的韩美同盟并不起冲突。  

王义桅的韩中同盟论在用词方面比较灵活。他主张称,中国要利用在概念上比伙伴关系更强化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来强化周边国家外交。即,中国要在北边与俄罗斯、在西边与巴基斯坦、南边与东盟,东边与韩国签订《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要与韩国签订睦邻条约的原因有三。第一,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安全保护对象。第二, 签订《中韩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可抵消《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对中国的束缚,减免中国战略包袱,借此威慑朝鲜。第三,韩国是美国在东北亚的薄弱盟国, 中国应抓住机遇,从韩国入手,动摇美国的同盟体系。他希望统一的韩半岛需要回归到中华道统,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些“中华思想”。

要怎么看待这些人的主张呢?现在这还不是中国学界的主流。如果中国的外交想要根据阎学通的主张前进,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首先要改变中国外交的根基-伙伴外交。这并不容易。笔者对2008年李明博总统访华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表示“韩美同盟是旧时代的产物”,对同盟政策表示出反感,对此至今记忆犹新。因此虽然王义桅推出“睦邻条约”来代替“同盟”的说法,但他所说的“睦邻”用词的背景中带有浓厚中国中心主义。

那么是否能将这些人主张视为部分中国学者主张的没有可行性的想法呢?似乎不行。在“同盟”或“睦邻条约”等说法的背后,中国真正的意图是“将韩国从美国手中夺过来”。中国将美国视为阻碍自己崛起的最大绊脚石。中国认为,自己与邻国之间产生的所有纠纷背后都有美国的支持。因此,中国正在考虑所有可以削弱美国的方案。其中之一就是“韩中同盟论”。金兴奎教授认为这种中国的战略是“试探”。中国未来也将会为应对美中竞争时代而制定出多种拉拢韩国的方案。“试探”是中国的自由,而是否接受则是韩国的问题。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