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有人会辩解称,工作时间长是因为个体户较多而产生错觉。但企业部门效果下降这一点连企业自己都承认。LG经济研究院最近以这种效率低下事例制作出将韩国企业问题称为“辛勤的低效率”的报告书。
上周因现代汽车工会罢工,笔者亲眼目睹了韩国最大企业生产现场的低生产力。据悉,就生产一辆汽车所用的时间来说,美国是14.8个小时,而韩国是27.8个小时。对此,现代汽车工人强调自己工作时间长。平时加班一般是工作2800~3000个小时。但一问情由却是为了津贴。据悉,基本工资较低,如果没有津贴就很难维持生计。
一位人事管理专家表示“所有的问题跟工资体系有关”。他指出,现代汽车虽然有强力工会等特殊性,但他们的生产效率问题最终是工资体系失败的一个事例。现代汽车的工资体系使得效率低下合理化。现在的工资体系是生产效率低下,延长工作时间来赚取更多钱的构造。因为这样的工资体系,使得劳动者的生活质量下降。
有人指出,实际上韩国工资体系在新时代还是实行定岗年薪制和时薪制,要打破这个惯例。由此,今年3月雇佣劳动部还推出了将工资结构以基本工资为中心进行简化,提高绩效工资比重的工资体系改编指南。虽然内容比较合理,但现在很少有人记得这个指南。
原因是什么?上周笔者凑空就跟相关专家、相关领域记者和年轻的上班族探讨这个问题。自然他们也指出很多工资体系问题。但在该过程中感觉到是,韩国工作效率低下也可能不是因为工资问题。遗憾的是,上班族并不相信自己公司。在几次经济危机以后,以结构调整为名而毫不留情裁员,比起效率寻找廉价的劳动力,比如合同工,虽然引进了以能力为基础的年薪制,但实际上大部分还是优惠较少的定岗年薪制,一边声称会评价能力,一边又是根据各种关系和上司的个人爱好等不合理的评价横行,没有可信之处。
甚至很多上班族的目标是“大捞一把然后离开公司”。 现在甚至有变成不是企业追求共同价值的“共同体组织”,而是各成员追求各自利益的“佣兵组织”的征兆。“佣兵”的特征是,在组织内部炫耀能力,一旦遇敌就会胆怯。再加上韩国的组织依然执着于勤勉、诚实和形式主义的老式美德。在韩国企业,职员凭借加班加点对工作的忍耐力被认可为是优秀的职员。所以职员们也没有要提高生产效率的理由。 由此即使是以在公司坚持很长时间的忍耐力也没必要为被评为优秀社员而考虑生产效率。
问题是现在21世纪,不是勤勉和诚实,而知识、创新以及消费的时间才是发展的原动力。但企业的人力管理则相反。统计中显示,韩国现实状况并不是单纯是生产效率的问题,而可能是未能跟随时代精神而落后。这真令人担忧。韩国在21世纪也要持续发展…。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