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上起重机的吊篮上升到距海面70米的甲板后就能看到像铁塔一样的钻塔。这就是可以从海底往下钻7500米的“斗星号”的核心装备。不一会儿,钻头就发出巨大声响开始转动。这是值建成30周年之际举行的媒体邀请活动。
“斗星号”于1984年完工并投入现场,在全世界的石油和天然气公社之间被称为“幸运钻井船”。因为在钻井时发现原油或天然气的成功率很高。迄今为止在美国阿拉斯加和东南亚等地共钻了117个井,其中有61处出现了原油和天然气。成功率达到51%。石油公社方面介绍道“成功率比世界平均水平30%还要高”。1998年7月,韩国第一个天然气田“东海-1”施工区钻井成功。要求租借的订单不断,一年运行300多天以上。截至2017年为止,订单全满。
据石油公社方面称,较高成功率的秘诀就是拥有20年经验的专家紧密合作。“斗星号”项目组长朴尚俊(音,55岁)说明称“从海底再往下钻2000~4000米的海底钻井即使稍有差池都会出现问题”,“专家和技术人员在钻井时努力实现零误差,这就是保持较高成功率的秘诀”。
因成功率较高,“斗星号”的身价也随之上涨。去年平均每天的使用费是26万2802美元(大约2亿6692万韩元)。也就是说,石油天然气公司使用“斗星号”一天就向韩国石油公社支付这些费用。这比16万美元的世界平均水平要贵60%以上。此外还与俄罗斯国营天然气公社Gazprom签订合约,从下个月开始在库页岛前海钻天然气,每天使用费为30万美元。
而且“斗星号”也赚了不少钱。建设“斗星号”时花费了542亿韩元,但到去年为止赚到的钱(销售额)达到了6929亿韩元,是建设成本的13倍。在这里去除运营费,纯利润高达2013亿韩元。而且几乎从未发生过事故。截至现在,创下了连续2479天(大约6年零8个月)连续无事故的记录。最近签约和工作的世界最大石油Shell以180天未发生事故而获得了60万美元的奖金。
“斗星号”这个名字在建设完工的1984年当时选用了全斗焕总统的“斗”字和表示将军的“星”字命名。因此“斗星”就是指“全斗焕将军”。而且全斗焕夫妇还一同参加了1984年4月3日举行的命名仪式。石油公社方面表示“进入21世纪10年代,我们曾经考虑过更名,但当时已因高成功率而声名远播,如果更名会影响订单,所以最终放弃更名”。
“斗星号”所长李在泽(音,57)表示“‘斗星号’对韩国整体的钻井技术和原油天然气钻井船制造技术获得全世界认可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以后我们会继续努力保持高成功率”。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