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保健福利部去年12月推出了缩小远程医疗范围的修正案,旨在从社区医院出发,以感冒等轻微疾病和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为主,开始进行远程医疗尝试。对此,大韩医生协会表示强烈反对,并计划在3月初罢诊抗议。特别是,社区医院的医生们担心,远程医疗普及后,患者会纷纷前往拥有强大装备和人力资源的大型医院。2010年韩国政府推动的远程医疗计划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宣告破产。
但是,发达国家对于远程医疗的态度非常积极。虽然每个国家的医疗体制都不相同,但各国都在通过IT填补现存医疗服务体系的不足,以应对老龄社会医疗费增加的情况。美国的44个州从1997年开始以老人为对象实施“Medi care”公共医疗保险,允许将保险适用于远程医疗。今年开始,美国将把远程医疗保险的适用对象从边远地方居住者扩大到大城市附近的居住者。评价认为,在土地辽阔且医疗费用昂贵的美国,远程医疗作为面对面诊疗的补充手段,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日本已从1997年开始针对慢性疾病患者的上门医疗咨询引进远程医疗;新加坡也正推动相关项目,计划在2015年前将分散在各处的个人诊疗信息整合起来。
欧盟(EU)去年引进了通过向老人分发IT设备,为他们提供医疗、健康管理、安全和应急系统援助的项目。韩国也有人提出,虽然大城市医院众多,但在岛屿等偏远地区,连公共保健医生都非常缺乏,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因此非常需要实施远程医疗。

通过互联网将各种数码机器连接到一起的“物联网”技术正在逐步提高医疗的质量。在美国和英国,患者可以通过医生处方拿到智能药丸“Helius”,药丸中包含有感应器,进入胃部以后,可以实时将患者的身体信息传达给医疗人员,医生还能实时检查患者是否按时吃药,查看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正常。
但是,韩国作为拥有世界上最高级别通信网络的国家,却因为管制严格,连基本的健康管理应用都没有。去年首尔大学医院教授利用5000名患者的数据开发了计算前列腺癌危险度的手机应用,却被食品医药安全处勒令“停止传播这款应用”,因为它“属于一种医疗设备”。专家们指出,在“无所不在医疗保健”时代,需要对医疗产业进行全盘革新。
人们很早就预测到了IT产业的发展可能给社区医院带来的变化,但医疗界和政府始终没能拿出一个中长期的战略。延世大学保健研究生院的李尚揆教授表示“先不管赞成还是反对远程医疗,面对患者可以通过智能设备搜集并管理自己健康信息的时代,我们应该考虑何种医疗服务能够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