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1983年在日本最大的私立综合大学日本大学兽医学科获得硕士学位后,成为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员,集中研究荷尔蒙。1985年返回日本担任日本大学兽医学系助教授,获得博士学位。在来到首尔大学之前,作为日本大学教授研究了日本和东南亚野生动物。他表示“日本的教授界社会氛围比较保守,我想自由选择主题,在国际环境中学习”,“正好首尔大学选拔教授,我就提交申请了”。
他的专业是“正统解剖学”,就是用肉眼观察解剖动物的身体构造的学问。既不用显微镜,也不做试验。当被问道这是不是研究较为容易的领域时,他回答称“从方法上看的确较为简单,但要想从这里获取结果,分析和研究比较难”。就貉子头盖骨来说,就要解剖70只貉子,测量30多处数值,进行比较分析。这是个需要匠人的韧劲和锐利眼光的领域。
他从2007年在首尔大学开始研究,为寻找野生动物标本,去了韩国全国的大学和博物馆。但他说没有能用的标本。木村教授表示“放在博物馆陈列室的标准状态很好,但仓库薄弱得惊人”。他还补充说道,“美国和欧洲博物馆仓库在质量上都像陈列室那样好,在仓库里甚至还堆积了一些很难推断用途的物品。要有这样的基础才能做出诺贝尔奖级的研究”。
于是他决定“我自己来做标本”,联系了各地区的动物保护中心。这是为了收集遭到“野生动物交通死亡事故(roadkill)”或在治疗中死亡的动物的尸体。首先,他将貉子和獐子作为研究对象。木村教授表示“貉子在日本也有,可以与日本研究者共同研究。而獐子在世界上只有韩国和中国有,我认为意义很大”。
他的目标是一一分析韩国野生动物的形态,完成一种“自然博物志”。“韩国貉子比日本貉子的下颌更为发达,也就意味着肉食倾向更强。如果韩国貉子灭绝,日本貉子无法替代。要珍惜韩国貉子。”木村教授的獐子研究可能会大大有助于恢复在中国濒临灭绝的獐子,在这一点上备受关注。他表示“未来我计划研究江豚和水獭”。
在韩国,“正统解剖学”领域的研究者也“濒临灭绝”。木村教授这样说明了韩国和日本的不同研究氛围。“韩国研究者喜欢按照特定的目标一步一步推进研究,但我的研究没有特定的目标,只是凭借对知识的好奇心进行的。以宇宙领域的研究为例,韩国研究者想要制造火箭,但我则是想要探索宇宙的奥秘。”
他现在正在教授三门课,其中一个是针对非兽医学专业的普通学生的正统解剖学研讨会课程。在今年课程里,他计划把吃完猪脚后剩下的骨头制作成标本。他还开玩笑说“上课时还可以喝杯烧酒”。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