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2年,第一批土生土长的韩国西医医生诞生了。那一年,官立医学院共培养出了28名毕业生。当时西医医生并不被看作一种高尚的职业,贵族阶层认为开肠破肚、血迹斑斑的西方医术并不适合自己从事。因此,学习西医的人主要来自中间阶层,此外也有普通百姓家的子弟。
1908年,圣弗兰斯医学院的首届7名毕业生成为了韩国国内首批获得从医资格证的西医医生。他们接受的是一种以实习为主的学徒式教育,学制7年到8年。在获得从医资格证的同时,也获得了医疗垄断权,这一点与西方大为不同。在西方,这种特权必须通过同其它相似行业进行激烈的竞争后才可能获取。很多学者指出,正是因为这种特权,致使韩国医生未能获得确立规范的职业道德的机会。
1910年,韩国被日本强行“合并”,医事研究会同时也被强行解散。5年后,医事研究会重新成立,并更名为汉城医事会。汉城医事会因成功解决了1927年咸镜南道永兴地区发生的“依米丁(emetine)”事件而瞬时间名声大振。日本医生以治疗肺吸虫(Distoma)为由,完全不考虑患者的年龄和身体情况,盲目注射依米丁,造成6名患者死亡、50名患者卧床不起。医事会派出调查组赴当地考察实情,最后确认为医疗事故,向“总督府”施加了压力。
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后,汉城医事会先后更名为建国医事会、朝鲜医事会、朝鲜医学协会、大韩医学协会、大韩医师学会(医协)等,延续着汉城医事会的使命。医学教育也一改过去以研究为中心的德国式教育,采用以治疗为中心的美国式教育,并在此基础上陆续出台了很多专业制度。医生的社会、经济地位也随之提高。
如今,医生已经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无论水平还是人数都是一个世纪前所无法比拟的。1949年解放之初,从日本和中国东北等地回国的医生加在一起不到4300名,而去年韩国全国医生人数已经达到9万1000名,医疗技术也达到了世界水平。现在已不是建立内部小圈子(the inner circle)、使自身孤立于社会的时代了,韩国医界应该同全体国民一起携手并进。再一次祝贺医协百岁华诞。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