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核物理学者出身的国际问题专家,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彬(50岁)于7月16日对李克强总理的“鸭绿江核污染发言”做了上述说明。作为在核不扩散和裁军领域首屈一指的权威人士,李彬强调称,今年2月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后,放射能并未泄漏,因此鸭绿江实际上并未被污染。
当天笔者采访了来韩参加韩国高等教育财团(理事长崔泰源)主办的“习近平政府的对外政策和社会改革”国际学术会议的李彬。
关于习近平主席上个月韩中首脑会谈后在联合记者会上所作的“有关核武开发严重威胁包括韩半岛在内的东北亚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发言,李教授表示“所谓有关核武器范畴,除了朝核以外,还包括韩国部分人士主张引进的美国战术核武器以及不知韩国是否会开发的核武器”。接着,对朝鲜在第三次核试验后宣称实现了核武器的小型化和轻量化的说法反驳称“并不认同”。他认为,“2006年10月,第一次核试验的爆发力仅为数百TNTt ,威力异常低,于是在第二次和第三次核试验里集中提高爆炸力,现在还不能进行小型化和轻量化”。
对于朝鲜继续进行核试验的可能性,他表示“(朝鲜的)核材料渐渐耗尽,现在的状况可能非常尴尬”,表现出了慎重的立场。也就是说,即使朝鲜拥有能制造5∼10枚核武器的钚,已通过三次核试验使用了3枚份量的核燃料,2010年以后确保的高浓缩铀(HEU)核物质也不多,继续进行核试验可能并不容易。
不过,他预计朝鲜在韩朝对话未取得进展时,可能会尝试第四次核试验,如果强行进行试验,中国政府就会对朝鲜更加愤怒。同时,他建议“朴槿惠政府不要错过能够改善韩朝关系的好机会”。
他还补充说,“朴总统即使展开积极的对朝政策,对朝兴趣下降的美国也可能不会予以阻止,因中国的对朝强硬态度,现在的情况变成朝鲜更加需要韩国”。
李彬教授在北京大学主攻核物理学后,在中国工程物理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他还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军备管制,在普林斯顿大学研究核政策。他从2000年开始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同时也在美国卡耐基财团设立的国际和平研究院担任高级研究委员。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