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蟹工船》热潮并非偶尔兴起的复古潮流,而是当前深刻的社会危机、经济危机的产物。小说问世时的俄罗斯堪察加半岛近海海域曾是日本捕捞螃蟹的船只(蟹工船)“淘金”的黄金渔场。在日俄战争中获得胜利的日本海军甚至出动驱逐舰去保卫蟹工船。将其称为“工船”而不是“渔船”是因为那种船就像工厂一样,在船上就将螃蟹制成罐头。自现实故事改编而成的《蟹工船》描写了为生计而登上船只的苦工们受到的非人待遇以及他们自发的奋起斗争过程。
无产阶级文学在现实中已经被人们遗忘多年,只是存在于文学史教材而已。但21世纪的读者,尤其是20来岁、30来岁读者热衷于阅读无产阶级文学的原因是什么呢?贫富两极分化、找到正式编制的工作好似登天般的就业难、外派职员必须忍受恶劣工作条件以及对策的贫乏等等。日本社会自身对《蟹工船》热潮做出了如下的解释,即年轻一带在上述残酷的现实中受到挫折,他们觉得自己同蟹工船的苦工没什么两样。
复活的不只是无产阶级文学。在德国,今年以来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骤然热销,这一趋势在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尤为明显。之前《资本论》只是在学术领域被提及,早就已经不再是大众关心的对象。但读者们再次追捧《资本论》是因为对造成当今危机的“赌场资本主义”的不安和怀疑。不久前,英国圣公会罗万·威廉姆斯·坎特伯雷大主教在一篇祈祷文中指出:“虚构、空想的交易超越了想象,其又带来了超越想象般的利益,此次金融危机如实揭露了这种实况”,并给这篇祈祷文起了一个这样的标题“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部分正确的”。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