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抵达光州后,才放下行李我就直接前往灵光郡。去灵光郡的道路两旁都种着紫薇。我非常惊讶,原来韩国在环境景观方面投入了这么大的资本。我偶然发现了一块岩石,上刻有汉字,字意为此乃百济王朝佛教最初抵达处。公元384年,佛教传入韩国。灵光郡有基督徒殉道者的地方也有佛教殉道者之地。基督教(天主教和新教)及佛教均集中于灵光郡,正如其名所示,真是“神灵光耀”之地。
但此行目的是要寻找黄鱼。黄鱼在长江南部已经濒临灭绝,但灵光郡附近却是黄鱼的自然栖息地。这里捕获的黄鱼被送到全国各地的市场。当我看到绑成一排一排的黄鱼时,我问朋友这个用韩语怎么说,他告诉我这个韩文叫做“gulbi”,即黄鱼干。
韩国人将韩牛视为优质礼品,而黄鱼也毫不逊色。中国人强调黄鱼的新鲜,而韩国更喜欢经过风干和炭烤的脱骨黄鱼,认为这是最美味的下酒菜。到处寻寻觅觅之后,我在当地市场买到了几条黄鱼,带到当地餐馆请他们帮忙烹煮。这家餐馆提供30到40种配菜,而主菜就是黄鱼。第一道菜是炖黄鱼,虽然有点咸,但仍保持着鲜美原味。
接下来是用餐馆特制的酱料煮成的豆腐黄鱼汤,非常美味。另一道菜是盐腌黄鱼干,散发着浓烈的发酵味道。但是把它和烤五花肉一起用酸泡菜包起来吃,就感觉别具风味。
尽管我已吃饱,但我还想去其他餐馆了解光州地区的各种食物。这次我要尝一尝淡水鳗。桌上点了火炉,一位女厨师拿出两条鳗鱼,开始翻烤。左边是原味鳗鱼,右边的则用辣椒酱调过味。烤之前,两条鱼都蒸过,因此已经是半熟的状态。
我蘸酱吃了一条未调味的鳗鱼,厚厚的鱼肉油滑、光亮且可口。另一条调味鳗鱼绵软新鲜,而且完整地保留了鳗鱼的原有风味。我已经很久没有尝到这么新鲜的鳗鱼了。
吃过了海鲜和河鲜,接下来就该享用来自山里的美食了。所以我选择了竹筒饭,在一个大竹筒中蒸熟糙米、红枣和大米。打开竹筒饭的盖子,米饭和竹子的香气轻轻漫开。除了竹筒饭之外,还有竹筒酒(竹子酒)。竹筒后面有一个洞,我很好奇酒是怎么倒进去的。
为了给竹筒饭增添更多风味,我点了一道牛肋排。这道排骨看起来与我之前吃过的不太一样。我问厨师这道菜的名字,她说是“孝排!”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些肋条肉已经用刀背剁软,老年人也可以轻松进食。这样的孝心是一种传统的韩国美德。
韩餐,特别是光州套餐,可以媲美宴会中的各色菜品。在韩式套餐中,有米饭、汤和其他你可能喜欢或不喜欢的菜。但无论如何,其中一定会有你最喜欢的菜。等餐时,我在餐馆四周走了走。看到院子里大大小小的酱缸,菜园里还种着各种蔬菜。有些韩国菜肴是要配上新鲜菜叶才好吃,比如说“泡菜包肉”就是其中的一道。
主菜上桌后,随着是松蕈、配有青葱的煎牛肉以及黄鱼干。还有一道海藻和牡蛎煮成的汤,可惜并不很可口。另一道特别的菜肴是鱿鱼。整条鱿鱼切成了一片一片的轮胎状,里面满是切碎的鱿鱼肉。
韩餐中几乎没有甜的菜肴,但如果你喜欢重甜,那么糖煮南瓜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你喜欢微甜,我推荐大枣茶。仅南方地区就已经有这么多美食,谁说韩国料理不美味、不能果腹呢?

1941年出生于新加坡,从1963年起开始在香港从事电影制作,曾经制作过成龙主演的一系列电影。20世纪80年代起,他开始担任旅游与美食方面的专栏作家,至今已出版过上百部关于旅游和饮食方面的书籍。现在他在香港被称为“食神”,成为香港美食界的最高权威。香港的餐馆老板都争相把和蔡澜一起拍的合影挂在店中。1994年,蔡澜进入餐饮业,如今在香港他的名下已有14餐厅正在经营。2007年他在香港出版了有关韩国美食的书籍。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