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周六)
中国对台政策的基调来看两岸关系发展的趋势
상태바
中国对台政策的基调来看两岸关系发展的趋势
  • 中央日报
  • 上传 2013.04.02 17:09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从长期来看,大陆因素是在两岸关系结构上份量最重要的基础。大陆的对台政策是比较有一贯性,基本上就是追求落实「一个中国」的原则。為达成这个目标,他们所採取的策略手段是从强硬武力转变為和平对话的方式。这些策略手段转变之后,中国為达成统一目标所採取的政策是比较间接的、迂迴的政策,就是以经济等非政治性手段来实现基本目标。

从此点来看,中国的政策可说是非常成功,也获得显著的成果,尤其是马英九过去四年执政期间,两岸间越来越密切,特别在ECFA签订后,经贸、文化等领域加速发展。这样一来,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存度越来越深化,未来台湾经济的发展以及生存已离不开大陆,台湾经济就渐渐变成与大陆一体化的趋势。台湾社会已出现在大陆具有关键具体利害关系而替大陆说话的人与集团。这样一来大陆可以找到对台湾决策过程中发挥影响的渠道。

2012年初总统大选后,台湾内部新出现的一些变化趋势,可反映大陆对台湾所推行的迂迴政策所带来的具体成果。民进党在大选后内部出现检讨两岸战略的声音,要求重新评价过去强硬政策。民进党内部主流意见认為只有对岸不设置前提条件,他们愿意与对岸展开对话。民进党的主要政治人物和亲绿人士开始参加香港所举办的两岸四地讨论两岸关系研讨会,亦有代表性亲绿学者们参加云南的两岸关系研讨会,受到重视的程度空前未有。尤其苏贞昌当选民进党主席后,他受到很大压力,必须调整政策方向以期与前主席蔡英文有所区隔。

但是中国的迂迴政策是一个需要漫长时间的大工程,这项工程不是在马英九或是习近平任期内会完成的,除了经济、政治统合外还应该包括消除社会制度与价值上的隔阂。因此中国的迂迴政策不只是针对台湾的单向政策而应是双向进行的政策。大陆一方面应需要在台湾建立两岸互动与发展的内部共识,藉以建立统一的条件,另一方面应努力改革自己的政治体制,消除两岸社会制度与价值上的隔阂。

在台湾马英九上台后,儘管两岸关系发展得很顺利,台湾人的自我认同也不断增强,赞成两岸最终应该统一的比例不断下降,而赞成最终应该独立的比例却不断上升。尤其在台湾不支持统一,希望维持现状的主张,如今仍然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意识,台湾民眾在统独立场上维持现状的意向是非常牢固的。

台湾人民要求维持现状的意愿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这裡只谈两点:第一点是与台湾社会中產阶层的保守性格有密切关系。二十世纪六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高度成长,台湾社会出现了相当多的中產阶层,这些中產阶层主要关心的是保护他们过去辛辛苦苦地建立起来的经济社会成就,他们為保护这些既得成就,追求稳定与安全。这样一来,他们就有了保守的性格。他们认為海峡两岸紧张与不稳定,直接危害他们所要保护的成就。他们认為急进统一与独立路线,都会带来两岸紧张与不稳定。所以他们选择了不统不独的维持现状。

台湾人民主张维持现状的另一个原因是与中国大陆政治体制有密切关系,就是中国共產党垄断所有权力,一党执政体制是台湾民眾不支持统一而选择维持现状的重要原因,如果在共產党一党领导下实现统一,这对台湾民眾来说完全失去他们政治参与的机会与餘地。政治参与蕴藏著台湾过去60餘年争取政治民主化所得来不易的珍贵价值,所以如没有得到政治参与的保障,台湾民眾是不可能支持统一的。

因此中国為达成统一目标,首先要做的是把台湾社会维持现状的主流意识转变為支持统一的舆论。在大陆实现一定水準的政治民主化是改变台湾社会维持现状的主流意识所需要的,所以大陆政治体制改革应该是中国对台迂迴政策不可缺少的部分。

目前两岸关系可说是数十年来最佳状态。过去四年两岸关系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有许多方面顺利往前发展。两岸已签署ECFA以及18项协议,贸易与投资关系日益密切,观光与教育交流扩大,双方通过「海基」「海协」两会管道,进行制度性对话,包括相关部会电话直接联繫等等。

可是以中长期来看,两岸关系在马英九第二任期或许无法像第一任期般有大幅进展,甚至可能出现半停滞状态,特别是马英九第二任期间不可能与中国大陆协商政治和军事议题。马英九过去四年任期和中国大陆签署的协议,到目前為止都获得台湾大多数民眾的认同。但过去四年两岸签署的协议都是功能性议题,比较不具政治敏感性,这些议题都是比较容易和中国大陆协商的项目,但两岸2010年6月签署ECFA之后,两岸谈判议题的困难度变急遽升高,以两岸投资保护协议而言,经过了两年多的谈判,2012年8月才决定签署。两岸对「一个中国」的政治意涵存在严重分歧,依据「九二共识」两岸都接受「一中原则」,但台湾方面对「一中」的国家意涵有疑虑,乃主张「各自表述」弹性詮释。台湾方面的「国家」是指「中华民国」,大陆方面的「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显示「一中」不等於「一国」。但中国政协主席贾庆林2012年7月在哈尔滨召开的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指出,「一个中国」框架的核心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关系,就是过去的「一个中国」的提议,忽而改為「一个国家」。「一个中国」与「一个国家」从其模糊的弹性空间来看有很明显差别,「一个中国」所涵盖的范围大於「一个国家」,「一个中国」具有比较大的模糊的空间,但「一个国家」的提议让弹性模糊的空间被压缩。

中国始终承认「九二共识」,至於台湾所提的「一中各表」还没有正面承认,就是北京对「一中各表」採取模糊的态度,那麼最近北京所提的「一个国家」的提法可以解释為中国準备脱离这种模糊的态度,而更明确地在迴避或是不承认台湾所要坚持的「一中各表」。从此点来看,北京所提出的「一个国家」这个新提法应该是一种更深思熟虑思考的结果。

因此「九二共识」无法解决两岸在主权方面的歧见与困难,更难以成為两岸政治协商的基础。

在马英九连任之后与大陆领导人习近平上台之际,短期内两岸执政当局仍然以积极因应内部政治经济社会的严重挑战為主,而两岸关系将以在稳定格局中求发展為优先,尤其胡锦涛领导体制过去四年对台务实政策已收到效果,北京乐於持续这项政策。

因此大陆方面维持两岸和平发展关系是对台政策的主流,北京希望先维持两岸现有关系稳定,然后进一步谋求政治互信。特别是决策阶层也意识到目前展开政治谈判和签署和平协议条件并未成熟,所以没有对台施压的问题。

可是大陆新领导班子权力巩固后,不能完全排除对台政策有趋於强硬的可能性。大陆有些人认為对台让步太多,并且希望马英九对「一中原则」能做出明确的表态,涉及台湾关切的国际空间问题,大陆希望两岸事前能谈判协调。

尤其目前台湾人认同不断强化,赞成两岸最终应该独立的比例不断上升的台湾民意结构上的一些变化趋势也让大陆对台关系上採取强硬政策有所影响。儘管马英九坚持「一中各表」,但两岸的实质差异越来越大,势必让中国对马英九的政策充满警觉,甚至施压採取更明确「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立场与政策。

在台湾方面来看,台湾内部在两岸议题上仍然严重对立,需要建立两岸关系互动与发展的内部共识,以期缓和或终止内部统独争议。可是如果两岸政治互信深化,特别是过度满足北京的期待,势必进一步激化台湾内部的对立,这种情形是在两岸关系顺利发展过程上一定要避免。

这样情况下,大陆在两岸政治谈判问题上,应该避免採取过急的冒进思维与作為。大陆应採取更务实的态度,儘量避免以对台施压的方式,冒进施压的思维与作為,可能将会破坏迄今以来和平发展所获得的珍贵成果。同时对大陆所追求的对台迂迴政策会带来负面的效应。

所以两岸关系暂时应该集中在经济议题及两岸合作的「功能性议题」谈判。至於政治谈判应等待充分建立两岸政治互信,尤其是应该在台湾内部建立两岸政治谈判的共识后开始展开。现阶段大陆对台政策的重点应放在帮助台湾内部建立两岸政治谈判的共识。大陆所建立与台湾国民党密切的党际沟通模式,应积极表态随时可作為与民进党进行党际沟通的模式,尤其大陆应该体认积极找出与民进党沟通的渠道,是在台湾内部建立政治谈判共识不可缺的过程。大选后民进党内部的变化趋势是中国大陆与台湾民进党建立党纪关系的好机会。

关於政治谈判问题,两岸应该正确看待与区分「政治互信深化」与「政治议题对话」以及「政治协商谈判」三者关系。事实上三者关系固然有若干相关,但从其内容与进展程度来看,绝非等同。我看现阶段两岸关系最关键基础是政治互信的深化,政治谈判是在充分建立政治互信之后所採取的选择。

朴斗福(韩国国立外交院名誉教授)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