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到了2005年,居民们一致决定“把以前做的我们村的网站好好利用起来试试”之后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只挑选最好的李子,用海绵一颗颗地包起来出售,并通过抽签向在网上下订单的顾客赠送风扇、U盘等小礼物。随着回头客开始渐渐增多,销售额也随之实现了上升。
农村里刮起了“网络流通革命”的旋风,网上贸易正成为一种全新的流通渠道。随着2002年网上贸易网站Invil Shopping(www.invil.com)的建立,农民与消费者之间通过网络实现的直接贸易变得正规起来。在这个网站上一年能够买到6100多种农、水、畜产品,韩国全国共有243个村庄参与其中。
到上月底为止,这些村庄今年的网上贸易销售总额不超过45亿韩元。与从2001年开始的8年里为建设网上贸易体系而投入的1500亿韩元的总事业费相比,这个数字显得有些寒酸。这些村庄明年的销售目标是60亿韩元。但是部分将网上贸易作为一种新的“销售渠道”并积极投身其中的村庄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现出希望的网上贸易
济州道西归浦市上猊村拥有丰富的日照量,使这里出产的柑橘因此获得了“最高品质”的评价。上猊村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这里出产的柑橘和一种名叫“汉拏峰”的新柑橘品种。这个村庄178户人家的400余位村民大部分都已年过五旬,但是到上月底为止,他们今年已经通过网上贸易卖出了价值1亿1500万韩元的柑橘。这个数字和柑橘的线下销售量几乎相差无几。上猊村的网上贸易是从有过计算机和会计经验的许莲姬(音,37岁)去年担任村庄网站(asngye.invil.org)的管理员之后走上正轨的。许莲姬一一拜访村里对互联网感到陌生的老人们,请他们一同参与到网上贸易中来。即便是小额订单,她也不会敷衍了事。村委会副委员长姜庆植(音)说:“随着‘网上贸易的收益还不错’的消息传播开来,希望参与网上贸易的农家也正越来越多。”
信息化村庄运营事业团的吴成泽(音)组长说:“回头客的增加速度和网上贸易销售额的增加速度很接近。按照这样的趋势,几年以内网上贸易就能够成为一种全新的流通渠道了。”
◆信息化村庄
农村地区往往是信息化的死角。为了在农村普及互联网并通过互联网来增加农家的收入,韩国行政自治部(现行政安全部)从2001年开始推动信息化村庄的建设。目前,韩国全国共有338个信息化村庄。被选定为信息化村庄后,国家将提供3亿韩元左右的资金援助,供村内设立具备超高速互联网和计算机的村庄信息中心并开设村庄网站。村民可以通过网上贸易销售当地特产或提供农家体验活动。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