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个韩国人观看这一辛辣电视剧渐渐成为一件苦差事,因为丑闻中的主人公之一吉尔·凯利(Jill Kelly,37岁)是韩国的“名誉领事(Honorary Consul)”。直到挂着“Honorary Consul 1JK”的车牌行驶,卖弄着“如果有意向与韩国开展事业,可以提供帮助”为止,还能够承受。但是ABC电视台却投来了致命打击。在对谋求与韩国开展煤气化事业的亚当·维克多(音)公司代表采访时,维克多透露凯利曾称将向韩国政府请求促成40亿美元的合约,并索要了8000万美元。据说,把自己说成是“经CIA局长介绍成为了韩国名誉领事”的凯利还说“可以帮忙联系到韩国李明博总统”。“通常行贿金额在100万美元,这次的金额太有违常规了”,由于维克多表示拒绝,而没有得逞。
如果凯利不是要8000万美元,而要80万美元,那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丑闻险些就会撼动任期将结束的韩国。
问题在于始于CIA局长的丑闻已经转嫁到凯利的不当行为上。每当这时候,“韩国名誉领事”这个词就会登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美国媒体们还报道称韩国政府是如何把凯利任命为名誉领事是一个谜。凯利居住的坦帕(Tampa)地区的媒体们还警告称,她将名誉领事视为背景进行事业交流的举报层出不穷。
但是真正的谜却是外交部在这种情况下仍没将凯利从名誉领事中解任。那么,在全美国仅有15名、选出在地区深受信任的人物作为名誉领事名单中凯利是如何被任命的,围绕这一问题疑惑正在日益加深。
《名誉领事任命等相关规定》中规定“超过职务范围的行为,给大韩民国带来造成损失时”、“名誉领事承认不合适的理由时”随时都可以解任。但是,驻美大使馆的一位有关负责人表示“美国政府的调查还没有完全结束”,正在推迟解聘决定。在此期间,韩国外交成为美国丑闻的俘虏,已经病入膏肓。凑巧的是美国国防部在“目前查尚未结束”的情况下早就在14日剥夺了凯利的军方出入许可。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