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成晓河(46岁)对习近平时代的中国外交方向做出的展望。他分析道,与等待时机慎重出击的韬光养晦策略相比,中国将会更加注重积极参与的有所作为策略。他毕业于中国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之后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取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是中国国内国际问题专家。目前他在中国人民大学主要从事有关中国外交和美中·亚太关系的研究。最近在韩国国家安保战略研究所(所长柳成旭(音))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上,本报记者见到了前来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他。
-习近平总书记的对外战略是什么?
“中国将会继续从参与者(runner)向议题设定者(agenda setter)转变。这意味着中国将会积极参与国际焦点问题并担负起应尽的责任。(※至今中国仍受到来自国际社会的批评,他们指责称中国作为强国逃避责任,只是一味地积蓄力量追求经济利益)同时,不仅在经济领域,中国也会在军事领域崛起。”
-习近平时代的关键词是什么呢?
“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他是重视实际的务实派,政治改革不会进行得太快。”
-毛泽东思想的存废问题再次被提出来,对此您怎么看
“即使不能删除毛泽东思想,但是今后会减少提及,以此来弱化其影响力。到目前为止,党的指导思想已经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五大理论。理论太多而且有相互矛盾的一面,所以今后会逐渐进行整理。”
-7名常委的选拔经历了很多波折。
“党内的政治竞争非常激烈。现在中国政治已经结束强人时代,进入了群雄的战国时代。”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身于保守的清华大学,而国家总理(李克强)则出身于学风自由的北京大学,对于这对搭档您怎么看?
“由于习近平和李克强组成的是‘强强班子’,可能会产生矛盾和纠纷,但是是可以进行调控的。我认为他们会成为一对很好的双打组合。”
对于习总书记的韩半岛政策,成教授预测说:“执政初期,习书记会观望其他国家是否调整韩半岛政策,采取慎重姿态。”
-金正恩明年年初访华的可能性有多大?
“今年4月发射卫星(远程火箭)以后两国关系变得冷淡,访华会成为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契机,所以可能会积极推进。 但是如果明年上半年访华计划破产,可以看作是两国关系仍处于恶化的状态。”
-习近平更看重朝鲜吗?
“更重视韩国。在韩中经济及人员交流方面,朝鲜无法与韩国相提并论。进入朝鲜金氏第三代,即进入金正恩时代后,朝鲜和中国高层之间的关系渐渐疏远了。这种中朝领导层之间的个人关系密度变化今后可能会成为变数。”
-美中关系的前景如何?
“虽然矛盾不可避免,但总体氛围是好的。中国用来调整两国关系的手段增多了。人民币有可能升值,一旦出现贸易赤字问题,中国就可以买更多的美国产品。”
-您如何看待美国的“重返亚洲(pivot to Asia)”战略?
“美国企图牵制中国的崛起。不过因为美国(国防支出减少等)资源和能力不足,所以不会如其所愿。”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