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5日 (周二)
对于跨国性的威胁,农村地区没有防备
상태바
对于跨国性的威胁,农村地区没有防备
  • 李廷俸 记者
  • 上传 2008.11.05 08:24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在全罗北道井邑,养鸡超过30年的姜西运(音·56岁)最近每天早晨一起床就打开电视,为了了解每天的汇率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动情况。他说:“我总共养了6万只鸡,去年一个月饲料费6000万韩元左右,今年却涨到了9000万韩元。”

虽然已经蒙受了损失,但又因为对疯涨的油价太过于敏感而雪上加霜。姜西运说:“冬天鸡舍里为了取暖所用的柴油一个月2万升左右。去年一个月花费的取暖费是1700万韩元,而今年可能要接近2500万韩元。”


姜西运需要度过的难关不仅如此。到了冬天从海外飞来的候鸟带来的禽流感(AI)也能带来灾难性的风险。虽然2003年12月在井邑市爆发的禽流感中他不是直接的受害者,不过所受的影响还是巨大的。今年4月份也是因为禽流感而白忙了四个月。

春季为了抵挡从中国、蒙古吹来的风沙,姜西运就用围帘围住鸡舍,还要开转通风机。他抱怨道:“春天本来就很干燥,再加上花粉散布,鸡很容易得支气管炎等病,再加上吹来的风沙,不死才怪呢。”

◇ 跨国性的威胁

汇率、油价、禽流感、沙尘暴都是从海外“输入”的危险性因子。这种威胁不只停留在一个国家,而是随时会越过国境。

今年9月份三聚氰胺食品事件便是典型的一个例子。中国政府在9月12日发布报告称检测出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导致了进口中国奶制品国家的恐慌。报告发布后不到一周时间,在韩国就发现了含有三聚氰胺的食品,接着在日本、新西兰、塔吉克斯坦等地接连发现了中国生产的含有三聚氰胺的食品。

日益缩小的地球村里,传染病的扩散周期也变短了。1347年在意大利爆发的黑死病扩散到欧洲用了4年的时间,而2003年的非典(SARS)扩散到全世界用了还不到一周的时间。

跨越国境的威胁发生地和受害地不同的情况很多。英国、德国工厂里排出的污染物污染了距离1000公里之外的瑞典和挪威的湖泊。因为中国和蒙古的工业化进程以及全球性的气候变暖,沙漠的面积逐渐在扩大。三星地球环境研究所博士郑礼模(音)指出:“现在的环境问题具有单独一个国家无法控制、受害范围特别广的特性”,“这需要多个国家间信息共享和共同协作,国家内部也要事先制定应对危机的各种方案”。

各国为了应对跨国性的威胁开始进行相关的协商与谈判。情报通信研究院姜洪烈博士指出:“基础设施的建设主体和利用主体是不同的,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即使知道基础设施存在着危险,也没有国家站出来爽快的提出要投资进行建设和改善。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