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汽车产业研究所预计,中国汽车销售将从今年的1515万辆增加到明年的1657万辆,增长率为9.1%,与2006~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年均增长率28%相比增长势头明显放缓。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停滞导致被称为“世界生产基地”的中国的增长率今年跌至7%左右;另外在中国也有相当数量的家庭已经购买了汽车,新购买的需求量增加大不如前。
尽管如此,全球企业们依然加紧增产。大众汽车扩大当地的生产力,将产量从今年的261万辆增加到明年的300万辆。而且各家汽车公司明年的增产量分别是标致雪铁龙35万辆、通用30万辆、福特25万辆。现代汽车年产40万辆的北京第三工厂于今年7月竣工,明年的生产力也将比今年增加20万辆以上。该工厂将生产ix35和Sonata(YF)等12个车种。
各主要跨国企业仅明年的增产计划就接近200万辆,这个数字大大超过了明年中国国内汽车销售增加预期值138万辆。有几家公司有可能会调整一下增产的设备。实际上全球经营咨询企业德勤(Deloitte)咨询服务公司预计去年为83%的主要汽车工厂开工率到2015年将下跌至70%左右。
中国政府曾公开表示“培养扶植国产汽车品牌”的原则。这意味着外国企业们的道路将越来越窄。
即使如此,跨国企业们在中国展开增产竞争是为在世界最大的市场上强化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只有增加当地的生产量才能降低单价,继而具备价格竞争优势。而且只有在大街上跑的自家品牌的汽车增多,才能相应地提高知名度,继续增加销售量。中国是“无论如何也要多生产多销售的市场”。
各企业在市场版图更加稳固之前会使出浑身解数来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现代汽车将新款朗动、起亚汽车将K3在早期投入也是这个原因。在中国属于最受追捧的准重型汽车的该两款汽车都是迎合了当地喜好大型车的趋向,在大小和高度上比韩国国内的模型大了大约10毫米~40毫米。北京现代总经理白孝钦表示“几乎所有的跨国企业们都竞相提高中国国内的生产力,此外当地具有价格优势的汽车企业的挑战也不容忽视”,“未来3年~5年内在中国取得什么样的业绩将会直接决定之后的命运”。
东风悦达起亚总经理苏南永预计“很显然,以后为了解决过度供应,企业之间打折或奖励之类的价格竞争将会愈演愈烈”,“与以往不同,没有过硬竞争力的企业将会被淘汰”。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