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的殖民主义遗产应该得到清算。然而考虑到目前日本的国家力量、前景和政治力等,这样的清算很难实现。在与中国的实力较量中被挤下去的日本相比考虑区域内的合作与发展,更急于守护本国的国家利益。中国也比较混乱。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用国家主义来取代过去的屈辱感和挫折感,国内政治的混乱状况也不断体现在对外政策中。这导致中国与周边国家不断产生摩擦,中国领导层却无法停止这样的摩擦,无法将其纳入合理的国家战略前景。这也是尖阁列岛争端走向极端对立的原因。
此次争端的起因是日本将尖阁列岛国有化。当然,这其中也有面临选举的野田佳彦政权利用该事件达到国内政治目的的企图。中国对此激烈反驳是因为这件事情看起来不像是一件偶发事件。中国认为,日本此举代表着日本放弃了1978年缔结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约定维持现状的政治默契,企图有计划有体系地改变现状,使日本对尖阁列岛的主权变成既成事实。
中国领导层无法忽视大众的民族主义情绪,5亿网民的爱国主义情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涨。如果不积极应对日本改变现状的挑衅,最近正因为处于权力交替期而一片混乱的中国领导层的合法性就会受到巨大损害。
日本企图在势力转移过程中利用与美国的同盟牵制中国,并将尖阁列岛争端(以及独岛纷争)引入这一构图。对于希望让美中关系趋于稳定的美国来说,虽然不乐意看到这样的情形,但本身也陷入了难以袖手旁观的境地。因为很有可能发生因偶然性事件而导致的武力冲突和扩战。现在的中日两国好比两辆相向行驶的高速火车,谁也没有能力出面仲裁,只有时间自然平息和两国领导层交替的完成。发生了这样的问题却没有一起商议、提出对策的地区多边安全体制,这不能不令人遗憾。
尖阁列岛和独岛问题如今不再只是双边之间的问题,而变成了更为复合的多边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复合外交方程式。单方面的同盟外交、无概念的旁观者或均衡外交在这种状况下并不是最佳的处方。给东北亚的稳定造成威胁的任何改变现状的企图在现实中都是人们不希望看到的。地区内的所有国家应该追求能够互相认可的合理性,而非自私自利的合理性,应该积极构筑超越双边的多边体制。希望决策者们具备稳定掌控的政治责任感与智慧,不要在争端领域介入国内政治因素。应该让世人看到,违反这一原则的任何领导人都是不会在政治上有所建树的。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