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对性犯罪进行的“国民判决”比法官更为严苛
상태바
对性犯罪进行的“国民判决”比法官更为严苛
  • 调查组
  • 上传 2012.09.05 14:32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有一名50多岁的男性醉酒后跟踪一名6岁女孩到家中卧室进行性犯罪,还有一名男性在与妻子吵架的过程中不慎用刀将妻子刺死,是你的话,将如何对这两个人量刑呢?

调查显示,在今年已经实行第五年的国民参与审判制度中,参加审判的陪审员对性犯罪者给予了比法官更为严苛的量刑,在量刑上平均高出8个月。陪审员还倾向于即使醉酒后的犯罪也不应该给予轻判,与法官的倾向完全不同。在判断一个嫌疑人是否犯罪的问题上,陪审员显示出了比法官更为严格地要求出示明确证据的倾向。本报调查组针对过去5年间国民参与审判案件的546件(被告人共569名,参与陪审员共4282名)案例,对案例记载的陪审员裁决和量刑意见与法官的判决结果进行比较后,得出了这一分析结果。

根据分析结果,对于性犯罪案件,陪审员给出的量刑裁决(以多数意见为标准)平均为68.1个月,比法官的判决(59.9个月)多出了8个月以上。而针对杀人、抢劫和暴行伤害致死等暴力犯罪,法官和陪审员给出的量刑标准非常接近,只存在1~2个月的微小差异。这意味着,国民们普遍认为,对于性犯罪应该给与严厉惩罚。

此外,本报还委托经济大学李水晶(犯罪心理学)教授组对影响法官和陪审员量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陪审员不同与法官,并不会因为犯罪者是酒后犯罪就会给予轻判。李教授分析称“一般国民认为,法官对于性犯罪和酒后犯罪的量刑过于宽大了”。

但是,对于杀人抢劫等暴力犯罪,从整体来看,陪审员给出的量刑裁决高于法官判决的只有十分之一(10.3%),在量刑上表现得比较保守。在此类案件中,陪审员给出的量刑低于法官判刑的有17.6%,两者相同的有72.1%。

在判断一个嫌疑人是否犯罪的问题上,陪审员倾向于比法官要求更为严苛的证据。在此类案件中,陪审员裁决与法官判决不同的共有51件(9.3%),其中47件都是“陪审员认为无罪,但法官判决有罪”,而另一种情况只有4件。在两者判决不一致的原因中,有47.1%是认为“证明嫌疑人有罪的证据不足”,所占比例最高。法官出身的李尚元(音)律师解释说“法官在判决时可能会综合从事司法工作多年的经验,相对较重视围绕案件的一些琐碎情况,并将其认可为证据,从而判决嫌疑人有罪;而陪审员则抱着‘不能冤枉无辜的人’的态度进行裁决,而这也是刑事审判的最根本的理念”。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