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外汇危机以后汇率和股价指数的动向。美元兑韩元汇率从2001年4月的1365韩元一直到2007年11月的899韩元,韩元一直呈现强势。首尔综合指数在2003年3月512点构筑双底后,直到2007年11月1日的股市高点2085点,一直不停地上涨。其后一年之间,股价急剧下跌。
4年半期间上涨了307%,可是仅用了一年就下跌了上升幅度(1573点)的76%。1997年末外汇危机时,与当时最高点相比也下跌了63%。仅从价格方面看,让人感觉下跌已经快到尽头。
2006年到2008年之间,外国人出售的股票已经达到了66兆韩元。在外汇危机后,外国人寻找最合适的投资国。在2004年,外国人投资额占韩国股市市价总额的44%。在其后的三年里,可以认为是外国人在韩国市场实现了价格和汇兑利益两种收益之后,开始逃离韩国市场。(现在投资比率为28.5%)
供需危机是股市动荡的原因
如果现在只考虑周围的因素,1400韩元左右的汇率、7倍的股票市盈率、0.8倍的股票市净率,首尔股市仍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市场。尽管这样,外国人仍然正在撤资。难道仅仅因为全球性的流动性危机和韩国股市相对容易实现收益的特性吗?如果此次危机解除了,外国人还会再次集中向韩国投资吗?笔者个人认为,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全球性的资产价格出现下跌。加上还有比韩国更有魅力的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替代市场。现在和1997年外汇危机时有所不同,因为当时全球经济良好,依赖出口的韩国经济存在突破口。可是现在全世界的情况都不太好,因此难以期待实现快速经常项目收支盈余、海外资本流入、外汇储备增加的良性循环。
因此我们的应对态度也要有所改变。显而易见,全球经济将至少经历一到两年的停滞,从明年开始韩国的出口也可能经历相当大的停滞。虽然第四季度暂时出现了经常性收支盈余,但是从明年以后情况不容乐观。
最近在国外出差的时候,外国人似乎很清楚我们的结构性问题。当然其中也有不少歪曲的视角,经常会提到我们不愿提及的部分。不久前在中国举行的“韩国资本市场投资论坛”也是一样。
如果仅从价格上看,股价已经见底
相当多的询问集中在韩国银行上。国内银行的财务危险也被接连追问,笔者则想追问“中国的银行是否健全”。可是在市场上,中国人民币走势强劲,韩元则处于弱势。24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企业的财务健全性、成长性和收益性与之相比,我们只有甘拜下风。
希望政府能够采取更有战略性和灵活的政策。笔者认为,与其说韩国处于“基础危机”,还不如说处于政府和企业判断错误造成的“供需危机”。凭借20年以上的基金经理经验,笔者认为韩国股价和汇率中供需危机造成的超卖部分将在不久后复原。
可是对于本质价值的正确评价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本质价值的正确乘数是经济基础和国家安全性、灵活性、透明性添加在一起的乘数相乘的结果。为了提高国家的“乘数”,现在正是政府、企业和个人携手合作、沟通前进的时候。
张寅焕 KTB投资集团代表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