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4日 (周日)
对于中国经济,悲观论与乐观论不相上下
상태바
对于中国经济,悲观论与乐观论不相上下
  • 徐敬濩 记者
  • 上传 2012.04.16 10:04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鲁里埃尔·鲁比尼、安吉尔·葛利亚
“公共债务规模预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0%,出口增加势头减弱等,考虑到这些,(中国经济)有硬着陆的可能性。”被称为“末日博士(Dr.Doom)”的纽约大学教授鲁里埃尔·鲁比尼(Nouriel Roubini)如此说道。

“中国经济的基础牢固,为了扩大内需,能够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经合组织(OECD)秘书长安吉尔·葛利亚(Angel Gurria)如此说道。

谁说的对呢?对于中国经济,悲观论和乐观论不相上下。在这样的氛围中,企划财政部4月15日发表了题为《展望中国的两种视角和观点》的报告。

鲁比尼教授等悲观者以出口放缓、地方政府财务恶化、房地产价格暴跌、地方财政不稳固等为据,提出了硬着陆的可能性。实际上,随着世界经济低迷的持续,中国出口的增长势头将放缓,令人担忧。第一季度,中国对最大的贸易地区欧盟的出口下降了1.8%。

随着原材料和工资等生产成本增加,出口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逐渐加大。在这个过程中,和美国的贸易摩擦也进一步扩大。上个月,美国和日本、欧盟一起就稀土类等中国的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了诉讼。在11月美国总统选举和中国领导层换届前夕,贸易摩擦有可能激化。

房地产市场也日渐趋冷。如果房地产价格暴跌,投资和消费减少等经济整体的增长动力有可能下降。2009年末,中国政府开始实施遏制房地产过热的政策。从去年起,房地产市场的放缓势头开始持续,70个主要城市的平均住房价格到今年2月为止已经五个月出现下降。

地方财政越来越不稳固,这也令人担心。地方政府因大规模房地产投资而受到损失,债务也不断增加。以2010年末为基准,地方政府的债务额占GDP的26.9%,达到了10万7100亿元。40%的地方政府的资产与负债的比率超过了100%。地方财政恶化有可能导致银行不稳固和国家财政的恶化。

相反,乐观论者们则认为最近中国经济的放缓是在提升产业结构和扩大内需市场的过程中出现的暂时现象。

乐观者们认为,“因转向质的增长,所以增长率有可能暂时下降。但通过扩大内需、战略性开发新兴产业、缩小贫富差异等,能够打好长期的、持续的增长基础”。过去中国当局的目标增长率是8%,而实际上达到了10%。

乐观论者们认为,房地产市场的硬着陆或地方政府债务等钱财确实是危险因素,但在短期内不太可能成为现实性的问题,中国政府也具有充分的政策应对能力。中国的债务比率占GDP的43.5%,比正在经历财政危机的发达国家更有财力。中国出口正在变得多样化,这也是乐观论的证据。去年中国对欧盟和美国的出口增长率仅有14%,但对新兴国家的出口却不错,达到了20~30%。

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国。为防止对华出口放缓,政府认为应该一方面向新兴国家出口,谋求出口市场的多样化,同时有必要根据中国扩大内需的政策,考虑到中国由“世界工厂”变为“世界市场”的趋势,采取摸索进军服务市场等措施”。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