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自学成才的时代”似乎正在拉上帷幕。《中央日报》记者对25所法学专门研究生院1~3期5074名学生的居住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生活在被称为富裕村的首尔江南3区的学生所占比重为16.7%。也就是说,占总人口比重3.2%的江南三区涌现出了法学专门研究生院五分之一的学生。
法学专门研究生院的办学理念是“培养丰富经历的专业法律人才”,它是在目前现有的司法考试制度使学生们忽视了大学专业学习,只能培养出强记考试方法的“考试浪人”而备受指责时应运而生的。这反映出,为了应对越来越多样的法律竞争,需要有丰富经历的法律人才。由于法学专门研究生院的出现,即便是经历丰富,其竞争力也仅占一半。
若想考入法学专门研究生院,需要在10%~40%录取比率的面试中脱颖而出,而面试时的重要评价尺度是国际洞察力和丰富经验,若想拥有这些,经济基础是基本要求。对于辗转于网吧打工等艰难攻读大学的他们来说,要求他们有这样的经验是有些苛刻的。一名法学专门研究生院2期生郑某(33岁)指出“只要这些评价标准仍然对面试成败有着决定性影响,江南学生独霸法学专门研究生院的现象就会继续”,“应该提高客观性评价标准所占的比重”。
法律界引入颁发法学专门研究生院毕业资格的“预考”制度也成为关注焦点,这是试图为那些难以承担高额学费的学生开辟出路,因为按照私立大学的标准,每年的学费高达2000万韩元。如果具备为了防止“考试浪人”的再登场限制应试次数等条件的话是值得考虑的。此外,提高目前为收入最低的10%人口实施的特别遴选制度的比重,也不失为一个方法。
2011年的畅销书中有一本名为《因为痛才是青春》的书。之所以出现很多痛苦的青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或许就是迈向更好生活的方法一直在减少吧。与其进行老套的安慰,更应该提供实质的机会。不仅仅是法学专门研究生院,只有各个领域都能涌现 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社会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