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环岛路上,到处可以见到写着“铭记46位牺牲的勇士!惩戒挑衅的敌人!”的垂挂幕帘。当天白翎岛上为纪念天安舰两周年和警备核安全峰会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非常训练。海军陆战队装甲部队轰鸣驰过,天空中直升机此起彼伏。戴着钢盔的士兵们,在袅袅升起的烟气中行军。
天安舰46名勇士纪念塔于去年一周年纪念时建成。事发海域映入眼帘的莲花里海岸峭壁上的台基上燃烧着“永不熄灭的火焰”,上面雕刻着李昌基(音)准尉到年龄最小的张哲熙(音)一等兵46名勇士的面部浮雕。在左面黑色的石头上刻着李槿斐(音)诗人的《不朽的勇士啊,大海的守护神》。
“啊,那天2010年3月26日,就连波涛都睡下了的时候,是谁在给父母打电话问安,又是谁寄出了思念恋人的信篇,如花一样的年轻人们实现和平的梦想时,是何等的志向啊,那如天塌般的瞬间,巨大灾难夺去了我们的儿子们。”
该塔现在成为白翎岛旅游的必经线路。当天也有乘汽车来的10多名男女回望着勇士们的样子,拍照留念。3月27日,仁川市和海军·海军陆战队一起将在这里举行追悼仪式。
驱车驶上龙咆哮岩。2010年4月15日上午9点在世界人的关注下,打捞出舰尾的海域眺望地。当时众多TV摄像机无处安放,只有海鸥群将海岸绝壁染白,高高低低的飞翔着,这一幕让人不禁觉得到仿佛瞬间光荣牺牲的46名勇士们化为海鸥飞了回来。
来到舰首沉没的长村里(音)海边。当时用鱼群探测器最先找到舰尾船体的船长张世光(音、37岁)没有修补渔网的闲心,他说:“天安舰事件发生之后居民们总是对朝鲜动向保持警觉。”
与两年前门可罗雀的旅游状况相比,现在岛上整体恢复了生机。政府推进西海5岛支援事业,在岛上到处可见工程施工,饮食住宿等呈现一片大好景象,26处防空壕、飞机场·医院·道路和下水道等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在镇村里经营饭店的金占玉(音,55岁)说:“大多数客人都是工地务工人员。”白翎面长说:“去年客流量为15万名,现在恢复到以前的水平”,“相当于每天会有1000余名外地人进来。”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