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出产大米外,稻田还有很多作用。在种稻时节,黄梅雨和暴雨时期重叠,用稻田蓄水调节洪水的功能尤其重要。如果全国94万公顷的稻田储水深度为27厘米,储水量就超过了25亿立方米,是春川大坝储水量的17倍。
储存在稻田里的水渗入土地,补充地下水。在炎炎夏日里,稻田的水还有蒸发降温的效果。水稻在生长的同时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从全国范围来看,共可以吸收1380万吨二氧化碳。如果在欧洲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所以每吨15欧元的价格出售,可以赚取3450亿韩元。不过稻田淤泥里排出的甲烷是另一种温室气体,这也是一个问题。
稻田是泥鳅和白鹭等动物的栖息空间。10月28日在庆南昌原举行的《国际湿地公约》缔约国总会上,强调稻田作为湿地生态界的重要性的决议案将可能被采纳。
随着今年全球粮食价格暴涨,从粮食安全的角度看,人们对稻田和种稻更为关注。虽然粮食价格暴涨归咎于谷物用于生物燃料,中国和印度等地的稻田面积减少也是大米减产的原因。
韩国的水稻种植面积在最近20年间减少了26%。因为种稻带来的收入不多,从外国进口的大米也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种稻。有预测称2015年将会比现在减少25%。如果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上升,大米的单位面积产量也会下降。
最近围绕大米直接补贴制的争论很大。如果由于粮食价格暴涨,在海外建设粮食基地的方案都在讨论中,再考虑到稻田的公益功能,难以归咎于大米直接补贴制本身。这只是无法理解直接补贴制真意的人的问题。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笔者认为稻田不应该是投机的对象,而是生命的基础。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