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资上涨的原因就是需求和供给的法则。
工作岗位太多,能工作的人不够。从长期来看,世界是按照供需法则运转的。因此,中国的劳动者如今可以要求更高的工资。当然,这种现象在世界经济需要中国内需市场增长的层面上是肯定的。虽然法律可以规定最低工资,但从中期来看,无法战胜市场理论。因为资本很容易移动。
随着中国劳动者的工资增长,转移到中国的部分就业岗位再次离开中国回到本国。生产香草和芳香剂等的美国Chesapeake Bay Candle(千诗碧可)公司发现在美国生产比在中国生产更为有利后,立即将50个岗位转回到巴尔的摩。
美国的手机企业SLEEK AUDIO公司最近也将工厂从中国迁到佛罗里达,汽车、电子产品、厨房用品企业也同他们提供的岗位一起回到美国。今后10年间,美国约将创造60万~80万个生产岗位,这不仅仅是因为美国的劳动费用下滑,还因为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为维持或创造就业岗位而为企业提供税收优惠。部分专家也称世界制造业的版图开始重新布局。
回过头来看过去10年全世界的生产企业争相恐后地涌到中国的情景,恍如隔世。中国在很长时间里就像一个吸引全世界制造业岗位的磁铁,但现在情况开始改变。
在韩国,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工资上涨和创造岗位相关的报道,这在其他的国家也是一样。这真可以说是进行就业岗位战争,各国为了吸引资本和投资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只有确保持续购买自己商品的客户群才可以创造稳定的、优质的就业岗位。他们为了开展业务,去要具有最好条件的市场。中国一度是目标地,结果是可以得到更多报酬的岗位大幅增加。中国依然稳健,但其他国家开始崛起了。
我们很清楚,无视市场原理的政府在中国将会面临失败。东欧和俄罗斯出现变化是政府无视市场原理的结果,中国急剧的变化也是随着接受市场原理开始的。
古巴的变化正在进行,朝鲜最终也必将发生变化。
笔者认为在现代社会,经济力量比军事力量更强大。东欧国家的变化不是因为武力而产生的。相反,回头看一下就会发现,它们在试图用军事力量制造变化的举动中浪费了很多财政。随着这些国家明白了人类希望以最合适的价格得到最好的商品和服务的本性,变化才开始出现。最能满足全世界需要的国家最终将成为胜者。
迄今为止,韩国还是胜者之一。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是如何让韩国上升到这个位置的。岗位和雇佣稳定最终可以通过市场竞争而得到。
企业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及劳动力等投入资源也包括在竞争中。在过去数十年时间里,英国、美国和欧洲的就业岗位转移到了中国、越南和巴西,也有一部分转移到了韩国。但我们应该铭记,情况如果发生变化,这些岗位可以再次回到本国。现在,情况已经开始悄然变化。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