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9日 (周六)
“来韩国见李文烈”,继K-POP后的K-Lit热潮
상태바
“来韩国见李文烈”,继K-POP后的K-Lit热潮
  • 郑康贤 记者
  • 上传 2012.01.30 17:23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他们的韩语中没有冗词赘句。1月26日下午,来自蒙古、土耳其、俄罗斯、越南、阿根廷和中国等国家的七名外国韩国文学翻译家聚集在庆北英阳郡的dudle村,他们受邀前来参加韩国文学翻译院【院长金珠妍(音)】主办的海外本语翻译家研修。

Dudle村是小说家李文烈(64岁)的故乡,当天正在展开“李文烈的文学之旅”。他们经由赵治勋(音,1920年~1968年)诗人的丈人家所在的庆北荣州无岛村,到达dudle村。

他们就其短篇小说“匿名岛”与李文烈展开讨论。“匿名岛”在去年刊登在美国周刊“The New Yorker”,受到人们关注,这些外国教授韩国语简洁、不拖泥带水。

哥科赛尔·特扣兹(Goksel Turkozu,土耳其Erciyes大学韩国文学系副教授,40岁) = 《匿名之岛》是在dudle村创作的作品吗?

李文烈 = 虽不是在这座村子里创作的,但这里和作品中村庄有很多类似之处。比如书中设定同姓村里生活着某个杰出人物,这一点就很类似。

莫卓尔·大吉阿拉【音,俄罗斯明斯克(Minsk)国立语言大学副教授,31岁】 = 核心信息是什么?

李文烈 = 对于匿名性的探究。写的是匿名性的社会功能,它能够帮我们理解很多社会问题。

本语翻译家们当天在dudle村传统饭店品尝了韩国传统饮食,之后移向位于庆北安东国学振兴院,在那里继续就李文烈作家讨论韩国的文学。

近来海外读者对韩国文学的关注大幅增加,甚至有人推断“‘K lit’将掀起继K-POP之后的热潮”。2011年,以申京淑的《妈妈拜托你了》为契机,韩国文学作品开始迅速进军海外。2011年的《妈妈拜托你了》版权先后销往美国和英国等31个国家,引领了“文学韩流”。

海外出版社意图抢占韩国文学作品的脚步也变得忙碌起来。2011年,法国的亚洲文化专业出版社“Philippe Picquier”签下了金爱兰(音)、崔制勋(音)、金易雪(音)和具炳模(音)等人作品的著作权合同,便是其中的代表事例。此外,法国还出现了韩国文学专业出版社“De Crescenzo”等,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对韩国文学的关注正在持续扩散。

因K-POP热潮而放低对韩国文化的门槛的南北美洲等地也加大了对K-Lit的关注。翻译了崔仁勋《灰色人》等作品的阿根廷作家Oliverio Coelho(35岁)说“因为韩国文学是以同西方文学不同的经验为基础创作的,具有独特的文学和艺术价值”。

获韩国文学翻译院的支援,在海外出版的韩国文学作品多达28种语言共519部作品(2001年~2011年),每年出版的作品数量也从2001年的15部持续增加至2011年的54部。翻译院从2009年开始针对海外读者举办韩国文学读后感大赛,应征篇数也由2009年的700篇增加到2011年的1034篇。

K Lit的发展趋势会持续吗?翻译了梁贵子的《远美洞人》等作品的哥科赛尔教授说“具有韩语读解能力的外国人要求有更多母语翻译的韩国文学作品,这是向海外宣传韩国文学正确、有效的方法”。

◇K Lit = 意指“韩国文学”的新造词,由“Korea”的首个字母“K”和文学的英语单词缩写“Lit(literature)”合写而成。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