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7日 (周三)
1994 vs 2011……发生变化的中国对朝吊唁外交
상태바
1994 vs 2011……发生变化的中国对朝吊唁外交
  • 刘尚哲 记者
  • 上传 2012.01.02 11:03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级别是最高的,但郑重的另一面却缺少了“情”。中国表现出了极其追求实际利益、公事公办的特点。这是我们从中国对朝鲜国防委员长金正日的去世所展开的吊唁外交中看到的信息。中国这次的吊唁外交同1994年金日成去世时中国表现出的立场存在不少的差异。时隔17年,中国的对朝吊唁外交出现了什么变化?中国改变了的态度指向哪里?我们将以朝中关系专家、三星经济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崔明海(音)的诊断为基础分析一下中国变化了的立场和内心。

我们没有感觉到中国的温暖。金日成和金正日的去世时隔17年,中国方面对这两位朝鲜领导人的去世所发的唁电中有变化。我们从中国本次的唁电中看不到过去朝鲜和中国之间的亲密同志般的友情。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唁电的格式。在今年12月19日朝鲜发表了金正日去世的消息之后,中国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共4个部门的名义向朝鲜发了唁电,党、议会、政府和军方一个都不少。有人评价说这是迅速的、最高级别的。

但唁电中没有一个中国领导人的名字,这同金日成去世时的唁电完全不同。当时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长乔石等中国权力顺序的前三人联名发表了唁电。在幕后掌权的邓小平也单独以个人名义向朝鲜发表了表达自己悲痛心情的唁电。相反,在中国本次发的唁电中找不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等中国第四代领导人的名字。

中国没有使用领导人的名字而是以部门的名字向朝鲜发了唁电,这应该如何解释呢?这可以看作是中国想要将过去两国的特殊关系转变为国家对国家的正常关系。其中包括了中国想要将两国关系转变为以国家利益为基础的一般的国家关系,就是说,这意味着中国不想将朝中关系再维持成以个人的纽带和交情为基础的特殊关系。

中国没有通过党对外联络部,而是通过外交部发了唁电,这也可以做此解释。迄今为止,朝中双方不是通过外交部渠道,而是一直通过朝鲜劳动党和中国共产党这一党对党层面的渠道来沟通。但从本次的唁电中可以看出,中国想要把以外交部为交流窗口的国家对国家的一般事务处理方式作为处理朝鲜相关问题的唯一方式,结束党对党的特殊关系。

唁电的内容也有变化。在17年前金日成去世时,中国方面称“朝鲜人民……紧密团结在以金正日为中心的朝鲜劳动党周围”,对“金正日”个人加了重点号。但本次改为了“朝鲜人民……紧密团结在朝鲜劳动党的周围,在金正恩同志领导下”,比起“金正恩”本人,更加侧重于“朝鲜劳动党”。这被解释为是在所谓的“党”的制度内谈及“个人”,包含了“个人的权力被党的制度制约的话就太好了”的期望。

中国希望朝鲜的体制不要倒退到过去或者“王朝体制”得到巩固,而是希望转变为政策应对方案的研讨被允许的“集团领导体制”。中国希望朝鲜的权力分散,因为中国认为朝鲜只有从一人统治体制变成集体领导体制,才能够走向改革和开放。

事实上在金日成去世时,中国为了朝鲜体制的稳定,也有不得已而认可“金正日”的成分。邓小平当时说:“我们只是希望金正日能够同其他劳动党领导人紧密团结在一起,确保情况稳定。我们应该对朝鲜的同志们明确指出一点,金正日在劳动党内部能否获得多数领导人的支持完全取决于其自己,我们都不知道劳动党内部是否存在金正日的政治反对势力,我们对反对势力无法施加任何压力。”这无异于说中国可以同任何一个掌控朝鲜权力的人携手。

据称,在金正日去世之后,中国本不想在唁电中提及“金正恩”,但在朝鲜强烈的要求下将“金正恩”三个字写在了上面。

中国变得公事公办还可以从没有设定追悼金正日的时间上看出来。中国把从金日成去世的消息被发布的1994年7月9日开始到追悼大会结束的20日共12天时间设定为了对金日成去世的哀悼期。这是把别人的悲痛视为自己的悲痛的接近于血肉关系的双方才能够做出的行为。2001年江泽民访问了朝鲜,虽然结果不太友好,但他对访朝感想还是表达为“走亲戚”。也就是说,不管讨厌朝鲜还是喜欢朝鲜,朝鲜当时对中国来说都是一个搞好关系的存在,但今后可能很难期待中国领导人再使用这种表达了。

因为正如中国本次没有设定金正日追悼期一样,中国对朝鲜的特殊待遇会越来越少。

据称,中国本次并没有派吊唁团。有人解释称朝鲜表示不接待外国吊唁团,而且中国领导人到朝鲜驻华大使馆表达了吊唁,没有再非得派吊唁团的必要。

但金正日去世时朝鲜也表示了不接受外国吊唁团,但邓小平曾派遣了特使。其中有政治局委员、心腹丁关根和警备负责人王瑞林上将,甚至还带了政治局候补委员温家宝。据称,他们出席了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临时会议,再次阐明了中国支持金正日体系的宣言。

中国让人感觉多少有些冷淡的对朝吊唁外交作何指向呢?有人分析中国是想把对朝政策的目标值从最低提到最高。中国现在的最低目标值为朝鲜接班体系的安全着陆。在金日成去世之时中国通过发表唁电、设定追悼期、提供粮食援助、表明支持金正日等全力使朝鲜稳定。

但中国本次已经越过了接班体系的稳定,而是试图最高目标——扩大对朝影响力。我们可以从中国共产党机关报纸《人民日报》的姊妹报纸《环球时报》12月20日的社论中看到这个侧面。社论称“中国干涉朝鲜内政既累又不现实”、“从长远看,中国应该影响但不强制干预朝鲜国内的政治方向”、“放弃影响则可能导致严重违背中国利益结果的出现”、“中国应长期做对朝鲜最有影响力的大国”等,足足三次提到中国对朝鲜发挥影响力的必要性。

在1956年朝鲜内部发生了亲华势力被扫荡的宗派事件之后,中国一直费心思于同朝鲜的沟通。因为之后朝鲜在同中国沟通时,事件不论大小,都由金日成直接过问。金日成死后金正日发挥了这个作用。在历届朝鲜外相和朝鲜驻华大使中,没有一人是亲华人士,所以中国只要一同朝鲜进行首脑会谈,首先就要强调“加强朝中高层人士的沟通”。

在中国的立场上,朝鲜是“很难控制的邻居”。在经济上,朝鲜不仅仅在冷战时期、在后冷战时代也一直采取将“对外依靠”分散开的战略来谋图在经济上的生存。

但最近随着韩国和美日就朝鲜问题几乎发出同样的声音,都施加压力和封锁,朝鲜自然而然更加倾向于中国了。中国把现在的情况看成是控制朝鲜的“战略性好机会”,所以今后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中国通过何种措施加强对朝影响力。

香港媒体已经报道称中国领导集体设立了防备朝鲜紧急事态出现的应对小组,让负责东北地区的沈阳军区紧急将两个集团军移动到了朝中边境。在金正日去世消息发表当天,中国召见了韩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国四国驻华大使,希望四国不要“刺激朝鲜”,这也是中国影响力扩大的一个顺序。我们可以预见中国今后对于朝鲜问题将拿出“能做的就要做”的有所作为的态度。

同过去相比,中国似乎更费心思将朝鲜引导到开放体制上。在2010年5月和8月的朝中首脑会谈上,中国称“希望把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的经验介绍给朝鲜”、“要实现经济发展,对外合作(开放)是必不可少的”等,向朝鲜强调了开放的重要性。

据称,在去年10月访问了朝鲜的、很可能成为下任总理候选人的李克强副总理同金正恩见面谈过“开放”的话题。中国很可能想要向朝鲜植入亲华人际关系,以实现其最高目标——强化对朝影响力。当前,除了中国外无所依靠的朝鲜的现实正在为中国的野心增添力量。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