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听到金正日去世的消息时,笔者又一次拿起了朝鲜小说《永生》(1997年),上面的内容就是此书中的内容。这是本描写1994年1~7月金日成晚年生活的书,结构虽然是虚构的,但接近于实录。书中用了金日成和金正日的真名,从书中我们可以推测金正日的晚年是如何度过的,在他的葬礼期间朝鲜政府会如何行动。书中,金日成的死因同12月19日去世的金正日的死因都是相似的。12月20日的《劳动新闻》中金正日微笑的照片占了一面,金正日的去世发表文中也出现了“遗训”。朝鲜现在的氛围似乎同17年前是一样的。
但政治局势从根本上是不同的。金正恩会控制金正日的电话接线员吗?他会实时得到金正日现场指导的内容吗?金正日争取了权力,而金正恩继承了权力。金正日确立了金日成的唯一领导体制,而金正恩除了“白头血统”之外没时间构筑正统性和自己的意识形态。不知道以军部为中心的先军政治是否会成为他的束缚。经济(高效性)如何呢?资本和技术还是那样,工作动员存在局限。金正恩只能是依靠中国,亲华派可能会得势。话虽说是唯一“领导人”,但朝鲜可能会不可避免地实行集体领导制。金正日死后留下的窟窿太大了。在《永生》出版之际,歌颂金正日对美核外交业绩的《历史的大河》小说也出版了。金正日今年一年进入了“疯狂的历史清算”大河,不知道是不是历史的奸计。金正恩在3年后能出《永生2》VS《历史的大河2》吗?
朝鲜进入了过渡期,这对于韩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朝鲜历史上还从未有如此的权力空白,填补这个空白的韩半岛的巨大游戏开始了。美国和中国的迅速行动并不寻常,似乎是要同希望金正恩软着陆的朝鲜政府敲边鼓。这对韩国产生了怎样的要求呢?出发点是是否承认金正恩体制,如果承认,那么承认的时机和方式也很重要。韩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看待朝鲜,而应该客观地看待它。朝鲜的三代世袭是现实,就在我们的面前实行着。喜欢与不喜欢只是态度,不是政策。朝鲜希望韩国做什么,能抛弃什么?韩国需要打开幕后渠道,需要Mr.X。不知道在将之前的“不要相信,要检验”改变为“要相信,但是要检验”时,这个门是否会打开。那么是不是要拿出下一个政策呢?在拼新版的时候再谨慎都不为过。
韩国内部的整顿也不能不做。消除突发事件是国家的职责,情报是政策和情况应对的原点。韩国国情院和军方要更加整合对朝信息。现在也是时候让外交安保战略家担任信息首长了,他们应该是守护国家利益而不是政权利益的人,应该是没有政治派系的人物,这也是民主主义的进步。外交暂时也需要选择和集中。总统和实务阵营的四强外交多多益善。李明博政府获得的最终评价将决定于他们对朝鲜情况的管理。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