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金正日去世后,韩朝各自的内部情况和美中关系都同过去有了根本性的不同。因为虽然金委员长去世了,但他的儿子继承了权力,所以朝鲜在路线上不会有大的变化。但一直进行铁腕统治的金委员长不在了,“新通风装置”就从根本上有了产生的余地。特别是为了解决粮食困难,在改革开放或对韩路线上有这种可能性。韩国已经改变了,从前有过以反共为主的权威主义政权,但现在想要尽量理解朝鲜的势力同与此相反的势力几乎势均力敌了,任何一方都无法用“力量”压制另一方。在过去60多年的韩朝对决局面中,美中关系真的是经历了巨大变化。中国的外交路线原来是“韬光养晦”和“决不当头”,但现在中国以强大的经济力量为基础,成为了敢同美国较真的G2国家。
换句话说,如果不灵活处理包括对朝政策在内的对美、对华政策,问题将很难解决。其中的一个例子就是对金正日去世的事先确认问题上。在美国还不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中国国家主席事先确认了这个消息,但是他却不接韩国总统的电话。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如何高效地处理包括统一问题在内的对朝政策呢?现在即使不是做“哥白尼(Copernicus)”构想的时候,但却是在“新的角度”上促进对外政策的时候。在这一点上,韩国政府把金委员长的去世当作将对朝关系复位(reset)的机会,在吊唁问题等方面拿出转变性的立场。这样做既可以消除韩国内部大量的矛盾,朝鲜方面也可能会实现对韩关系的复位。
现在的关键是在因金委员长去世,美国和中国对朝问题正式着手时,韩国应该在美中之间采取怎样的姿势。
美国乔治敦大学教授维克托·查(Victor Cha)在给《纽约时报》的投稿中提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看法。他认为朝鲜的新领导集体想要通过美国和韩国的援助改变僵硬的体制,但中国对此反对,因为中国想通过持续的援助把朝鲜变成“中国的一个新省份”。这种事态进展是韩国不希望看到的,但解决方案并不简单。因为如果韩国请求协助,韩美同盟问题被提出来的可能性很高。
在这一问题上,李明博总统需要有决断和说服力。就是说,要以之前同美国积累的深厚的纽带为基础勾画出韩美同盟的蓝图,并说服中国。当然,在同中国协商的过程中如果中国越过了限度,韩国应该拒绝,因为对于韩国来说,韩美同盟更加重要。但是“只有韩美同盟牢固,中国才不会小视韩国”的看法失去了效力。在李明博总统剩下的一年多任期里,如果在这一问题上取得成果,他将成为装饰历史一页的总统。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