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经常会误认为实现创新需要技术,但事实却相反。即创新应该首先发生,之后技术随之而来。
观察我2007年访韩后韩国社会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就会知道这一点。当时,对于基于互联网的移动革命是否会发生的讨论才刚刚开始。但移动革命超过预期,高速推广开来。智能手机在韩国普及还不到两年就产生了2000万的使用者。安卓操作系统(OS)对如此巨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根本原因在于安卓是开放之源。这就是开放性引领创新。
这样的例子不只是智能手机。印度的弹道导弹、韩国的韩文、中国的印刷术、日本的Walkman等技术是创新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这些发明的产生正是由于接受了新思想,打破了束缚,由协作而营造出的开放性的环境。
由于开放性的合作,开发者和消费者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应用程序(application,以下简称App)的开发者和企业家组成了全球性共同体,开发了超过50万个App,并使之成为一个产业。
协作中的开放态度会带来另外的创新,谷歌地图便是一例。去年夏天的雨水多且频发,韩国用户利用谷歌地图告诉人们躲避暴雨的地区,为了解哪些地区最需要帮助及时上传照片。在开放谷歌地图服务后,人们亲手创造出了富于创新的使用方法。
像这样,如果对于合作持有开放的姿态,即使面对世界也会是开放的。互联网使市场、顾客和合作企业都登上了世界舞台。2年前,印度尼西亚有一个经营花店的人名叫Ade Liska,他在网上开设了Butikbunga.com网站,销售婚礼花束,并向用BCA银行卡结算的人提供送货服务。令人惊讶的是,鲜花预定量的15%来自海外,因为有人想送印尼产的鲜花给朋友。这个小例子证明了由于互联网的存在,不论什么样的想法都能够以全世界为对象开展生意。
虽然一部分人恐于这样的开放性,但是如果观察实际的数字,就会惊讶于它的恩泽,尤其是看今年发布的经济报告书后会更加确信。互联网的产值占澳大利亚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6%,超过了该国铁矿石的出口额;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中互联网的产值比例为3.7%,超过汽车产业;而在韩国,互联网的贡献更是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4.6%。据麦肯锡公司推算,每因互联网减少一个岗位就会产生2.6个新岗位。
现在所有的生意都是互联网的生意。最大化发挥互联网的经济利益的方法就是继续开放互联网,最后开放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开放,消费者则会丧失选择的趣味,企业将会陷入自我满足的状态,最终导致社会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居上。开放性是为了使各方共赢的战略。谷歌的成功正是依赖于完全开放的平台,即不属于任何人的互联网。而且正是因为互联网不属于任何人,所以任何人都可以利用互联网,并取得成功。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