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是由延世大学地球系统学科教授洪泰京(音,40岁)执笔,题为《韩国海军天安舰沉没的地震研究》,被刊登在上月刊的美国地震学会通报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BSSA)上。
洪教授在论文中透露:“去年3月26日下午9点21分55.4秒,北纬37.915°、东经124.617°的位置上发生了震级为1.46的地震。”这是综合、分析、逆追踪气象厅白翎、德积、江华这三个观测站的地震波资料而得出的结果。这与国防部联合调查团的最终报告结果几乎一致(下午9点22分,在北纬37.929°、东经124.601°发生了震级为1.5的地震)。
洪教授列出了很多证据证明此次地震是由水中爆炸引起的人工地震,排除了天安舰事件发生初期提出的“老化破损”、“触礁”等导致沉没的可能性。“老化破损”不会产生地震波,而触礁时则会产生与自然地震形态相同的地震波。
论文于去年7月1日被BSSA接收,通过6个月专家的鉴定,今年1月获得了刊登许可,最终在投稿一年多之后的今年8月登上了纸面。比起一般投稿到刊登为1年半的时间相比,这次已经算是格外地快了。洪教授的论文受到了包括BSSA编辑Anton Dainty博士在内的三名专家的审查。专供地球物理学的Dainty博士是利用地震学方法研究地下核试验探测的地震波领域权威。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