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5年,解放的喜悦稍纵即逝,韩国和朝鲜便从冷战的对立格局中分裂开来,双方不得不为各自的生存和发展全身心地投入到适应和选择竞争中去。到了现在,本应该有必要对这份历经60多年的竞争成绩单重新进行检查,而在意识形态突然失去效力的时候,市场的全球化却快速蔓延,国际势力版图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这个冷战结束的关头,朝鲜没有选择变化,而选择了维持现状。我们必须承认,正是朝鲜做出的这种决定使得韩半岛的竞争格局陷入了不均衡的泥潭。到了20年后的今天,这种不均衡带来的后果让外国专家【迈克尔·格林(Michael Green),《平壤的下一个剧本》,《中央日报》2011年7月9日版】认为“朝鲜下一步的行动应该不会是对话,他们发出挑衅的可能性更高”的判断具备了说服力。
在此期间,朝鲜也不是一味地回避变化的必要性。17年前的今天,1994年7月25日,本来计划会在平壤召开朝韩首脑会谈的。在韩国经过朝野一致协商实施了民族共同体统一方案之后,自1991年开始,朝韩之间先后共举行了8次高层会谈,其结果是达成了《朝韩基本协议书》和《无核化共同宣言》,和平统一的进程似乎有了眉目。随着韩国和朝鲜一起成为联合国成员国,和平共存的框架也铺垫好了。但一直坚持秘密进行的朝鲜核武器开发项目最终使朝鲜于1993年退出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韩半岛上空被战争的阴云笼罩。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1994年6月,金日成会见了前美国总统吉米·卡特(Carter),对朝韩首脑会谈做出积极回应,表示朝鲜将顺应世界历史潮流的变化,努力配合打开朝韩关系及朝美关系移的新篇章,立场开始出现变化。
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国家民主化、邓小平主导中国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这些20世纪90年代初的国际局势动荡的变化趋势,像金日成如此老练的领导人不可能视而不见,错过做出改变的末班车。朝鲜应该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应该创造决定性的契机,为适应新的状况而做出改变。如果金日成不是在离平壤首脑会晤仅剩17天的时候突然离世,谁也不敢保证朝鲜和韩半岛的命运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明年就是金日成诞辰100周年的2012年,朝鲜正在为此准备大型纪念活动。希望朝鲜能够找回金日成没有实现的“变化与适应”的梦想和勇气,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对此充满期待。我们应该铭记“穷则变,变则通”这句古话。
世上哪有不想成为强盛大国的国家呢?问题在于21世纪的“强盛大国”应该是“软实力大国”。现在已经变成不由军事力量而是由经济和文化的源动力——技术和创新,即软实力来决定国家相对强弱的时代了。如果说与金日成离开人世的17年前相比朝鲜居民的生活水平或体制安全变得更困难了,这不是因为军事实力的弱化导致的,而是由于软实力的脆弱引起的。若想克服这种难关,应该在2012年重新开展由金日成发动的历史轨道的修订工作,这是为韩半岛的和平与发展所必须走的捷径。
韩国在民主化之后经历了各种剧烈的变化,韩国关心朝鲜居民的人权和福利的同时,韩国也不能容忍任何军事行动,即便是为了“民族统一”这个目标。韩国国内对和平的执着也不断高涨。我们应该发挥韩民族特有的创新精神,重新找回20年前冷战结束时错失的建设统一民族共同体的机会。2012年将成为朝鲜决心大胆求变的出发点。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