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苍蝇在脸上爬来爬去也一动不动地盯着对手看的李相朝式的共产主义,和虽然脸上挂着让人看不透的微笑、表现得很柔和,但脑中却计算着一切的解方式的共产主义,我感觉这二者存在着某种不同。
我认为,也许正是这种差异,让如今的朝鲜和中国在运行国家的方式上分别用极端的独裁和柔和的实用主义走上了互不相同的道路。不过,总之这是在随着时间大量流逝后而产生的想法。

我觉得我得一边考虑到联合国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的制空权和制海权,一边参与协商。敌军他们在空中和海上的战斗力都很差劲,相比之下,美军的空军机和海上作战能力却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如果能充分利用这点,就能把停战线向北推进,设置在完全有利于我军的位置。
所以,在谈判仍在进行的某一天,我单独见了特纳·乔伊(Turner Joy)提督,并且提出了这个问题。我首先对乔伊说“提督,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因为我们在空军和海军方面拥有非常出色的战斗力,所以我们应该把停战线向北推进”。乔伊提督问我“那白将军您认为我们应该把停战线向北推进至何处呢”,对我的话表示关注。
我说“那就定在连接平壤和元山的平元线吧”。我向他说明了这样做的几个理由,而且说得比较详细。我说“从传统来看,在与北方的敌军交战时,韩半岛都充分利用了这一防御线。这是一条天然的防御线,因为它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防御条件,而且其北侧只是农业并不发达的山区”。
乔伊提督爽快地回答道“好像还真是这样。我会接受这个提案的(I’ll buy it)”。在后来重新开始的停战谈判中,乔伊提督向共产方代表们提出了把这条平元线定为停战线的提案。当然,他们不可能接受这一提案,共产方首席代表南日的反应是“到底把我们当成什么了,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

事实上,这根本没有必要提出来说。因为只要发动进攻,从军事上把战线向北推进至连接平壤与元山的地区就行了。但这不是乔伊提督提出议案就能解决的事情,还需要东京联合国总司令部承认并直接下达进攻命令。
我们还得说服为亲自确认谈判的进展而经常飞到汶山和平村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官李奇微(远东联合军最高司令官)。李奇微将军一点儿都不关心连接平壤与元山的平元线,他冷冷相待,甚至都不让说起这个事情。
但是,我说“我们不要坐着听共产军方面提出的无理要求,我们应该用无理的主张还击他们”。我试图说服他,接着说“我们对那条线也展开有限的进攻,这并不是什么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吧?”
但是,李奇微说“如果我军目前还未进军至那条线,那根本没有必要讨论”,“就算是攻下了那条线,我军也得付出巨大的代价”,明确了他对这一提案的反对意见。李奇微解释了理由,原因是补给线会被拉长,以及为发动全面进攻而应具备的兵力及桥梁材料不足。
不过我接着提出了预备方案。我说“李奇微司令官,如果您现在接受共产方的提议,把停战线定在38线附近,那您知道韩国的首都首尔的汉江会怎么样吗?”。听了我的质问后,他的表情似乎在说“有话你就说出来”。
“如果按照这种方式划定警戒线,那汉江即将变成死亡之江(Dead river),因为汉江的通航将变得不可能。船不可能行驶在对着朝鲜一侧的江汉河口,所以韩国的首都之江将失去通航能力,您觉得韩国人能接受这点吗?”我乘兴继续说道“为了避免发生这一切,我们应该把停战线向北推进,哪怕是确保礼成江也行。因为我们可以把礼成江作为警戒线阻止敌军,所以应该把战线扩大至那里”。
李奇微性格比较大胆,但并不属于那种无条件排斥别人说的话的那种人。李奇微认真地听着我的话,然后回答说“不管怎么样,这都是比较困难的提案”。他也给出了类似的理由,总之,他对扩大战线这件事不太关注。相反,他对美国政府华盛顿方面的立场比较关注,那就是快点结束战争,把美军从韩国的领土中撤离。“即使现在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在这里……”,听到这儿后,1951年4月,当李承晚总统在釜山听到麦克阿瑟将军的卸任消息后感到非常遗憾的表情再次浮现在了我眼前。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