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在这样的协议中,背景暗含两国复杂的战略理解。中国为了在东亚构建坚实的桥头堡,需要牵制韩国对美国的依赖政策,降低韩半岛的紧张度;韩国为了稳定控制韩半岛局势,“尽量”接纳中国的作用和地位也是不可避免的。最近韩国中断与台湾有限的军事交流也反映了这样的现实。
但两国未能如预想地缩小看待韩半岛的认识差异。虽然金宽镇部长多次表示“应当中断朝鲜的挑衅周期”,但是中国对于天安舰和延坪岛事件的态度没有任何变化。虽然在联合新闻公报中明言“反对任何损害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的行为”,但是与韩国将其解释为“(挑衅)行为”不同,中国认为包括韩美两国的军事演习等“任何行为”。
中国如此的态度在中国开始在中美关系和周边地区战略中处理韩半岛问题后更加胶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会见金部长,言及“美国的行动是霸权主义的象征……韩国可能也会有同感”,虽然其中有考虑朝中关系的政治方面,但是难以看作是单纯的事件。中国媒体对于该发言表示“转达了最近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Mullen)访华的情况和在台湾、南海、韩半岛上的原则立场”,没有否认发言事实本身。这是中国军方对于美国加强在南沙群岛的军事演习、重启向台出售军火的举动等对中国的牵制露骨化意料之中的不满表示。这可视为警惕韩美同盟对朝鲜遏制以上的作用,对于韩美日集团安保体制的常态意识的端倪。
最近中国以日渐强大的力量为基础,强调“该维护的坚决维护”。自2009年7月举行的党中央外事领导小组会议上胡锦涛主席明确规定中国的核心利益是“主权、安全和发展”以来,对于地区问题和国际问题也史无前例地要求原则性应对。美中在南沙群岛的纠纷就是事例之一。虽然访华归来的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吐露“今后要走的路还长”,对于韩国来说“要走的路还长,肩上的负担也沉重”。通过韩美同盟难以翻越中国崛起的影响,也无法藏身中立地带。越是困难的时候,正确树立原则越加重要。美丽的孔雀在动物世界生存的原因不是狮子的照顾,而是自我创造魅力,支付“高成本的信号传递(costly signaling)”。如果说朝鲜人权重要,对于以色列反人权的行为也应采取同样的标准,韩朝关系也应当维持一贯性。对于美国和中国,韩国在必要的时候也应当学会说“不”。这虽然需要勇气和决断,但也是生活在不确定性时代的智慧。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