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取得了辉煌的经济发展成果。自开始实施长期经济发展计划的1963年至爆发金融危机的1997年,韩国人均实际收入以每年约6%的速度增长。1963年韩国的收入水平低于玻利维亚和莫桑比克,而1997年的水平已经超过希腊和葡萄牙。相比之下,上世纪90年代朝鲜共有2200万人口,其中60~100万人口死于饥荒,可谓20世纪最残酷的事件之一。
韩国不仅取得了辉煌的经济成就,还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政治发展成就。从1987年到1997年不到十年时间内,韩国政府从全斗焕军事政权向直接选举产生的卢泰愚政权的转变,并逐渐转型到后来的“中间派”——民间政治家金泳三政权和反独裁民主化的金大中政权。成为世界最成功的政治转型国家之一。
集中力量促使朝鲜发生变化
金大中执政后开始对朝实施“阳光政策”,韩朝两国交流取得蓬勃发展。贸易规模从1998年的2亿2200万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8亿美元,访问朝鲜的韩国人数也从3000多名增加到25万余名。数十年间韩朝两国一直处在相互不信任和敌视之中,初期的朝韩经济合作项目有点富裕的韩国向贫穷的朝鲜进行“施舍式”援助的味道,其实这并不令人感到惊讶,从某种角度上说甚至是合适的。
韩国可以利用朝鲜的廉价劳动力恢复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这一点上看,韩朝两国间开展工业园区经济合作是正确的。开城工业园区现在吸收了3万多名朝鲜劳动力。
“阳光政策”的初衷是为了诱导朝鲜发生内部变化,最终实现韩朝统一。但该政策存在着“道德松弛”的问题。因此,包容政策需将人道援助和长期开发援助分开对待。目前朝鲜国内谷物生产萎靡不振和国际谷物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其粮食危机再度爆发。对饥饿的朝鲜民众进行人道主义援助是正确的。对朝进行长期开发援助时要事先阐明援助的条件并遵守互惠互利的原则,不能促使朝鲜内部变革的援助几乎是无效的。
市场经济“传道士”的作用相当重要
包容政策的长期目标是向朝鲜人民宣扬市场经济体制。若想在包容政策施行过程中贯彻市场经济原理并让朝鲜了解市场经济,民间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要尽量避免国家肆意介入经济交流合作事项,对向朝鲜进行投资的韩国企业,而不是将工厂前往中国或东南亚国家的企业进行税务减免优惠政策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在民间企业的获利性经济行为基础上,税务减免优惠政策将成为实施对朝包容政策的有效途径。
“阳光政策”原是为了统一的手段。但似乎前卢武铉政权将“包容”本身视为目的。包容究竟是手段还是目的,对该问题的争论还将持续几年。其结论将对韩朝关系产生深远影响。李明博政府上台之后,朝鲜认为韩国的对朝政策基调已经发生改变而对韩国保持高度警惕。
但由于包容政策与朝韩间的根本利害关系相符,包容政策将继续延续下去,也应该继续延续下去。其实问题不在于包容政策本身,而在于该政策的初衷以及采取何种方式推进包容政策。
马库斯•诺兰德
美国彼得森(Peterson)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