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对于奸臣的理解有很多误会。有人仅仅理解成“狡猾的臣子”。所以,往往让人联想到当面阿谀奉承、背后搞鬼的那些人。
奸臣的“奸”有着“虚伪的精诚”的意思。对君王不是很忠诚,但还是想有些作为却把事情搞砸的臣子即是奸臣。
但是给奸臣下个定义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评价也不一样。评价好的时候是忠臣,相反即是奸臣,还要考虑到当时所处的复杂背景。
严格来说,奸臣不仅仅会阿谀奉承,也可能是与阿谀奉承相比更是贯彻自己意志的硬骨头。
有一种臣子,用巧妙得让人不得不佩服的言辞来蛊惑君王。佞有“奉承”的意思,再加上巧妙的言辞这层意思,就是“佞臣”了。
明朝的熹宗是名“木匠皇帝”。魏忠贤为了接近从小酷爱木工的熹宗,用尽各种办法讨好他,结果终于得到了熹宗的欢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代表性的佞臣。熹宗沉溺木工,魏忠贤趁机代替他独掌大权,加快了明朝的灭亡。
佞臣是非常值得警惕的对象。他会毁掉君主,并且还会造成国家和社会的衰退。对权力顶峰的领导者来说,他是头号需要警戒的对象。
朝鲜半岛充斥着朝鲜金正日国防委员长的健康异常的传言,在这种情况下韩国统一部提出对朝政策的用语从“阳光”变换成“和解协力”,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其真正意图。可以理解这是为了找到更合适的词,但是仍是闲来无事之举。或许,这是为了给青瓦台显示其在朝鲜政策上和前任者看法上的差异。
警察厅在对于处理非法示威上虽然显得无力,但是在跟卖淫业者之间的战争中却显得气势非凡。国家情报院对于金正日的健康状态表示“就知道这些”,然而却很自豪地对外进行了详细的公布。这些行为都是对青瓦台察言观色而作出的奉承之举。这也是再次提出佞臣存在的理由。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