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9日,以此次事件的首位告密人——邓新明的丈夫J某(37岁)的名义写着“我妻子(邓新明)的电脑里没有韩国国内200名政界·官界人士的联系方式”的邮件被发送到了包括本报在内的韩国国内部分媒体手中。但是,J某10日向本报等其他媒体表示:“我没有发送过这种邮件”,“似乎有人试图操纵、隐瞒(此次事件) ”。

也就是说,韩国国家情报院所属的J副总领事和法务部所属的G领事为了将邓新明和韩国领事们之间的“不正当关系”扩大为国家机密泄露事件,擅自增加了很多原来没有的资料。这与前上海总领事金正基表示“此次事件是(韩国国内)情报机关想要谋害我的阴谋”的说法相吻合。
但是,J某在9日下午和10日上午用不同账号向本报发送了电子邮件,称:“我登陆了之前没打开的网络邮件(naver)之后,发现我的垃圾箱里有两封我发送过的邮件”,“非常荒唐,全都是假的”。他接着写道:“对于(问题邮件中提到)G领事,我只知道他的名字,连副总领事是谁都不知道”,“(问题邮件)背后也许是想要包庇金前总领事的势力,也可能是邓新明和H领事所为”。
G领事也于当天接受本报电话采访时说:“J某在1月中旬称‘妻子威胁说要杀了我,我很害怕’,打来一通电话申请贴身警卫,之后我向上级做了报告。除此之外,我连他的面都没见过”,否认自己被牵连此事。法务部金永真发言人也在当天表示:“去年12月末法务部监查官室和J某通过电话之后,先后四次直接通过e-mail收到了领事们的照片和泄露资料(200名政界官界人士的联系方式)等。”
政府在当天决定,派遣由总理室、法务部、外交通商部的9名职员组成的联合调查团于13日赴上海当地对相关人员展开调查。但是,由于相关人员们各自的陈述分歧太大,再加上又不可能对中国国籍的邓新明进行调查,所以掌握实情的真相也存在局限性。另外,最近向媒体发送伪造电子邮件的事实表明,其背后很可能存在着强大的“作战势力”,所以有看法认为,查明真相将很困难。在国会法制司委员会上,法务部长官李贵男称“联合调查组展开全面的重新调查之后,如果发现了可能构成犯罪的事实,则将立即展开搜查”。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