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还记得第一次同卡扎菲见面是什么时候吗?
“那是在1984年一个叫萨利乐(音)的地方举行的‘管井仪式’上。这是一个为了纪念在沙漠地下发现运送到人工运河的水源的仪式。活动时间比预定多出了2个小时,但卡扎菲当时并没有现身。就在我等得不耐烦时,却看见卡扎菲骑着白马从远处奔驰而来。”
-其他时候是怎样同卡扎菲相遇的呢?
“如果想要见卡扎菲,就必须在宾馆等两天左右,因为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在哪里接见我。等着等着,就会有人用一辆旧吉普车把你接走。在沙漠上行驶了30~40分钟之后,就会出现一个用橄榄树伪装的仿佛卡车一样的东西,有时候会是在帐篷。卡扎菲就在里面。”
-为什么会面要采取这种方式?
“恐怖威胁一直伴随着卡扎菲。据说他遭受了27次攻击。1986年美军炮击卡扎菲官邸,导致其养女死亡(当时15个月),之后卡扎菲就采取了这种方式(※伪装行动)。虽然我不知道这是否属实,但据说他在哪里休息连警备室长都无从知晓。”
-卡扎菲离开利比亚了吗?
“他可能会在冲突中死去,并不会自杀。”
-您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卡扎菲属于一旦决定就坚持到底的类型。在开始利比亚人工大运河工程时,在人民会议内部中也有很多人持反对态度,认为‘300万美元的小麦够500万国民吃1年,为什么要拿出数百亿美元进行什么土木工程’,但卡扎菲却不妥协。他就是这样的人。”
-有关卡扎菲发表的言论也是一个话题。最近他不顾恐怖活动的威胁,进行了超过1个小时的演讲,过去他也是这么做的吗?
“只要在群众面前拿起麦克,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他就会说个没完。但他平时却比较少言寡语。”
-他在政府官员们面前是什么样子的呢?
“他和官员们在一起时,只是低声地用简短的话语谈一些核心和重点。但不知道为什么官员们在卡扎菲面前都非常小心谨慎。”
-据说卡扎菲一家的财产相当多,这是真是吗?
“这个真的非常奇怪。我最近也非常关注卡扎菲的消息,但我也非常好奇他的巨额财产到底都到哪去了?进行人工运河工程时,他根本没有对我们提过那种要求(※金钱要求)。在卡扎菲说‘这次先付多少多少’,后来一看,刚好就打了那么多,一点不差(※如果想收取贿赂,就从承诺要给的资金扣除一部分后再支付)。我不知道在石油业是不是也这样,但和我们却没有这种事。如果能见面,我也想问问他是从哪里搞来的钱并打入了伦敦或瑞士(秘密账户)里。。”
-卡扎菲的子女中部分人现在也身居要职,过去也是这样的吗?
“那个时候还很年轻。”【※崔会长最后一次同卡扎菲见面是在1997年,当时作为第一接班人的卡扎菲次子赛义夫·阿尔·伊斯拉姆(Saif al-Islam)还只有24岁】
-当时的卡扎菲获得了利比亚国民的支持了吗?
“是的。当时如果和卡扎菲见面,他总是会要求‘工程要造福利比亚人民’。他甚至会实地考察,说‘这里几千名,那里又是几千名’。同时他还考虑为国民们创造就业岗位。当时我还想‘所以利比亚的国民们真的非常支持卡扎菲’,但利比亚人一点儿事都不做……”(※这句话的意思似乎是崔社长并没有按照卡扎菲的意思雇佣利比亚人)
-现在利比亚的民心已经驶离了卡扎菲。曾经是卡扎菲的革命同志的利比亚驻联合国大使穆罕穆德·萨尔拉姆(音)上个月也在联合国的演讲中表示‘我要求我的兄弟卡扎菲离开利比亚。联合国必须拯救利比亚’。是什么改变了卡扎菲?
“……难道权利是永恒的吗?”(※在3月3日第一次采访崔社长提出该问题时,崔社长在喝了一口咖啡之后什么也没说。但在3月4日再次提出这一问题时,崔会长做了上述的回答。)
-您最近还和卡扎菲或利比亚方面接触吗?
“2008年我想进行教育合作,就让儿子(次子崔殷赫、34岁、东亚广播艺术大学学校企业支援室长)前往了利比亚。2009年卡扎菲曾通过利比亚前驻韩大使传来了‘再来利比亚一次’的口信。”
-您想去利比亚吗?
“1997年是最后一次去利比亚……(※他的意思是说在亚洲金融危机遭受冲击之后无法再前往利比亚)我非常想看看那片沙漠有什么变化。”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