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3日 (周二)
在美韩国人多次解决美国往返宇宙飞船爆炸的原因
상태바
在美韩国人多次解决美国往返宇宙飞船爆炸的原因
  • 林尚焕 记者
  • 上传 2011.01.31 14:30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1月28日(当地时间)是美国宇宙飞船“挑战者(Challenger)号”爆炸25周年。1986年1月28日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Cape Canaveral)基地起飞的“挑战者号”发射仅72秒就爆炸了,该事故导致7名宇航员遇难。明天是另一艘宇宙飞船“哥伦比亚号”2003年返回地球途中发生空中爆炸事故的8周年。

宇宙飞船配件制造公司——美国Tayco的首席执行官(CEO)、航空宇宙科学家郑载勋(63岁)博士作为解决“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遇难原因的主要专家,获得了“无名英雄(unsung hero)”的高度评价。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挑战者号”遇难后,全面终止了往返宇宙飞船项目,展开了大规模的事故原因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因为右边辅助推动火箭发动机的“O”字型橡皮垫(rubber packing)在低温条件下结冰,产生缝隙,从这一缝隙露出的燃料着火,导致了爆炸。 美国航空航天局在发表事故原因的同时,谋划解决的对策。提出解答的人物是当时Tayco的副总经理郑博士。

郑博士说“事故当时我正在看电视。最初看到飞船冒出白烟,不知道是爆炸了。知道爆炸之后,我簌簌落泪了。在我下决心要解决之后,每天凌晨4点起床,以祈祷赋予我智慧来开始新的一天。就这样,某天我突然产生了想法”。他整理了加入特殊O ring的热调节装置的想法,并发送给了美国航空航天局。该装置于1988年9月被安装在“发现号”(Discovery)上,距“挑战者号”遇难仅2年零8个月,为决定再次发射宇宙飞船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美国航空航天局还制定了所有宇宙飞船必须义务性地安装新的热调节装置的规定。

2003年“哥伦比亚号”在空中爆炸了。NASA表示因为“哥伦比亚号”外部燃料槽产生的冰块坠落下来,产生的冲击损伤了宇宙飞船的机翼,导致事故发生。郑博士再次出面解决问题。他产生了为防止往宙飞船外部结冰导致损失而把结冰防止加热系统安装在外部燃料槽的想法,并发给了美国航空航天局,这一想法再次被采纳,并安装在宇宙飞船上。

与他的贡献度相比,郑博士对于美国宇宙飞船工程的功劳并不被人所熟知。因为Tayco是宇宙飞船船身制作的外包公司,美国特有的文化是与个人相比更提倡团队精神。郑博士还忌讳提出自己的功劳。

今年是1981年开始的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往返宇宙飞船项目实施的30周年,该项目将于今年被中断。虽然美国航空航天局项目将被中断,但是郑博士开始了挑战全新的宇宙飞船项目。“按照联邦政府的方针,今后在宇宙往返计划中,民间企业将发挥巨大的作用。许多民间企业正在开发3~4人乘坐规模的小型往返宇宙飞船。”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