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 (周三)
孙文的辛亥革命经毛泽东和邓小平孕育现代中国
상태바
孙文的辛亥革命经毛泽东和邓小平孕育现代中国
  • 特别采访组
  • 上传 2011.01.03 09:05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上月10日笔者拜访了广东省广州黄花岗公园。这是100年前辛亥革命起源的72烈士安息之地。孙文领导的同盟会干部黄兴提出“打倒清朝”,1911年4月27日在广州起义。这就是黄花岗起义。虽然起义失败,但是革命的精神如同燎原之火蔓延,当年10月10日在武昌引发了辛亥革命。


为了跟随变革的道路,笔者登上了连接广州和武汉的1068公里武广铁路。以胡锦涛政府的口号“和谐”命名的高铁仅8分钟时速就突破300公里,飞驰如箭。武汉位于长江和汉水交汇的地方。此地参观的辛亥革命纪念馆被用作民族主义的教育基地。现在打倒的对象不再是清朝而是外国势力。在好百年酒店前树立的高呼“列强返还占领租界”的中国人石像令人产生战栗感。笔者想起在列车上遇见的企业家李光华的话。“美国就像希特勒。自认高人一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中包含了对外国势力的强烈反感。

这样的反感在中国新一代之间夹杂自豪感表现出来。“ 我觉得不是世博会会给中国带来什么,而是中国会给世博会带来什么 。”这是中国的80后作家韩寒(28岁)的话。作家兼赛车手的他高中退学后,18岁时所写的小说《三重门》创下百万销量,是80后一代的代表人物。他还当选2009年《时代》评选的最具影响力的100名人物之一。根据韩寒的算法,上海世博会决算表含有“中国拯救世界”的讯息。“本来世博会并不是一个规模如此大的展会,随着信息的流通越来越便捷,世博会正在渐渐式微,是中国将世博会升格了”,“世界运作有两大原理”,“一是全球标准,二是中国标准”。在中国的网络世界收集传播他的发言录的追随者不计其数,他的博客访问量高达2亿人次以上。没有经历历史的屈辱、品尝高度成长果实的新一代认为,现在中国应该根据实力来行动。这是“中国可以说不”出现的背景。

与网络相融合的80后一代的民族主义源自中国是经济文化大国自豪感的“新爱国主义”。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圣火传递在世界各地遭到抵触,新爱国主义倾泻无遗。韩寒表示:“之前不知道世界如此反对中国,令人惊讶。爱国心自发喷涌。我认为为了维护国家的面子而行动就是爱国。”作家宋强评价称:“新爱国主义在没有官方的支援下自发出现,以改革开放的受惠者80后为主体,与20世纪90年代的民族主义不同。”他是1996年首次在中国点燃中国可以说不热潮的《中国可以说不》一书的共同作者之一。

传播“生气的中国”声音的代表论客主要是在2009年出版的书籍《中国不高兴》上留名的人。具有代表性的左派知识分子王小东、军官出身的宋晓军、学者黄纪苏和刘仰等。王小东宣称:“中国为获得西方好感而煞费苦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解释称,因为美国的“下等公民”来到中国就会受到绅士待遇,这是依靠美国是一流国家的背景。

那么说“不”的中国的梦想是什么呢?在黄纪苏“全世界推进全球化而遭遇金融危机。现在需要以中国为领导参与的新全球战略”中,可以窥其一斑。高呼“天下世界论”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汀阳的观点也深受关注。他认为:“国家和万民同等,没有中心和中央的超国界世界就是天下”,“需要超越国家和国际政治的天下政治”。现在随着中国的崛起,需要改变过去国际政治、经济领域内展开过的“游戏法则”。中国说“不”的高呼似乎是为诞生新“中国式秩序”的阵痛。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