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残疾人事业“希望工作室”
几天前,快递公司把一个小箱子寄到报社。笔者打开箱子一看,里面是五块像十五圆月般浑圆的芦荟肥皂。仔细一看,寄件人署名“希望工作室”。当然,这是之前“希望工作室”打来电话希望笔者能够购买残疾人亲手制作的肥皂,我答应购买后他们寄来的货。收到后,我立即给他们汇出5万元肥皂钱。
我获悉残疾人的工作地点“希望工作室”,是几年前购买残疾人制作的黄土肥皂开始的。“这是残疾人制作的东西,拜托你们用一次吧。”电话那端那个陌生的声音煞是凄楚,我实在无法拒绝他们的请求,购买了黄土肥皂。当然这些黄土肥皂比市场上出售的肥皂价格高出许多,而且很容易被水软化,使用起来有诸多不便,但此时我的内心中只有惬意。
事实上,也有很多的人以相同的方式高价出售肥皂、蜡烛、中药茶等等。据说其中当然有很多人是出于做慈善,但也有很多人只是表面上打着残疾人的旗号,实际利益被肢体健全的正常人瓜分一空。不知道是不是出于这种误会,寄送给我的箱子里不但有在“希望工作室”工作的残疾人姓名,还有他们书写的信件,里面叙述了他们身体上的各种障碍,同时还一起寄来了他们工作的照片。看到这些,我的心中充满着苦涩。都说世态炎凉,这不正是世间那些充满疑惑的眼神所带来的效应吗?也许在“希望工作室”工作的残疾人正和两种偏见进行着无畏的斗争,一个是来自对他们身体本身残疾的偏见,另一个则是世人对他们企图克服身体残疾、努力生活这种意志表示怀疑的偏见。
类似“希望工作室”这样的残疾人单位应该有所转变。例如,不要单纯制作机器模具压制出的肥皂,如果能够制作一些增加手工工艺,造型漂亮的肥皂岂不更是锦上添花?最近这种“手工艺制作的肥皂”更能够卖出高价。同时,在市场营销方面,不要1天拨打上百通电话却只得到一、两个人模棱两可的答复,最好是在制作精美的商品上附带感人的故事,在市场上正大光明地竞争,就像娜塔莉或帕尔蒂卡敢于同正常人同场较量一样。同时,残疾人朋友精心制作的肥皂和蜡烛上,一定要附带一两句启迪人们热爱生活的信息。让“希望工作室”一传十、十传百,让很多人收到货品感动之余,欣然地将其介绍给身边其他的人。
圆圆的心,圆圆的月亮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再一次向我们走来,夜空中挂起的一轮圆月无论对于残疾人,还是正常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只是,如果赏月的人心里扭曲,再圆的月亮也会是残缺不圆的。其实残疾和非残疾的界限并不在于身体本身,而是在每个人的心中。高高悬挂于夜空中的圆月就是审视我们自身的一面镜子。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