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日本媒体论调中,充满了朝野对菅直人首相政权的没能找到联合的伙伴政党而彷徨6个月后再次向社民党倾斜的柔弱领导力的埋怨和危机感。称“第三次开国”并宣称参加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的日本在请求“旁听”四天前举行的TPP推动的九国会议时遭到了拒绝。这是在农水产族国会议员的集团压力之下,对参加TPP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而导致的耻辱。在日本,农业等第一产业的比重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农民人口占选举人的2.5%,为260万人。由于意识到此的政界压力,52%赞成的参加TPP(反对17%,《日本经济新闻》舆论调查)步履缓慢。在政界摇摆之际,日本在世界主流舞台被孤立的“日本的Galapagos化”担心逐渐增大。
外国对韩国夹杂嫉妒的称赞并不鲜见,日本尤为热烈。在尖阁列岛(中国名钓鱼岛)冲突事件遭受的屈辱感、韩美FTA、加上亚运会远落后韩国的第三位,让人觉得在政治、经济乃至体育一无是处。上月某报专栏(11月10日版的《每日新闻》)以“从什么时候起日本成为追赶韩国的国家了?到底错在哪里呢”的叹息结尾。
当觉得国家走进死胡同时,任何国家谁都会敲响警钟。如果是领导人,或者自己率先鸣响警音,或者迅速识破别人发出的警报,制定对策。几天前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美国时隔50年重回又一‘斯普特尼克时刻’”,这也是发出一种警报。他主张,就像1957年苏联发射人类首枚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后,美国卧薪尝胆最终成功在苏联之前登月一样,在危机相似的现在,必须集中投资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但是不能因为奥巴马每次开口都称赞韩国教育热就得意忘形了。
在日本,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四处鸣响警音,国家走入死胡同。经常被提名为诺贝尔理论经济学家候选人的理论经济学者森岛通夫(1923~2004)等人强调,称如此下去日本将灭亡。在对过去历史进行深刻反省的同时,提议成立日本、中国、韩半岛、台湾、冲绳参与的“东北亚共同体”(森岛通夫,《日本为何没落》,岩波书店)。
招来别人的羡慕当然是好事,但是韩国如今是无需警音的情况吗?没有警报,却有敲碎国会玻璃窗声音和锤声的如今是正常的吗?还需要超越延坪岛炮声的警音吗?也许是由于年末,更添心乱。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