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泽(音)教授反问:“有没有中国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话音刚落,有3名学生举起了手。一名女学生回答道:“方言之间的差异大到相互听不懂的程度”。哈佛大学学生伊利斯·卡文(音)(21岁·经济学)说:“我的朋友对我说,一定要去充满动感的国家韩国看看,所以我来了,而且非常满意”,“能了解到亚洲内部的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看法,也让我感觉很特别”。
场景2. 同一天下午在成均馆大学的教室里,来自德国·捷克·喀麦隆的120名学生听取了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查尔斯·汉顿·特纳(音)带来的《东亚和西方的贸易文化差异》课程。特纳(音)教授在讲述了三星等世界级企业如何克服了东西方组织文化的差异之后,提议说:“你们互相讨论一下自己母国的组织文化”。
学生们7~8名组成一组进行了讨论。来自墨西哥的盖库·高米卡德(音)(女)笑着说:“我的专业是国际经济学,我非常关心高速发展的东亚经济”,“老师们都非常优秀,还可以结交到其他国家的朋友,感觉非常好。”
各个大学在暑假期间开辟的国际校园即国际夏季学校(Summer School),正逐步取得发展。教授来自诸如哈佛、耶鲁等世界知名学府,学生们来自世界各地。特别是韩国在地政学上所处的位置以及优越的信息技术(IT)居世界前列,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学把东亚学和IT学作为特色学科。
◇推出东亚学学科首尔大学计划招聘哈佛、耶鲁大学教授等知名专家20人,从23日开始到8月1日运营国际夏季学校。首尔大学对外合作部部长李沃娟教授说:“国际社会对东亚和中亚的关心正在逐步提升,课程也趋于多样化”,“安排两三位外国、韩国教授进行授课,也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观点”。
成均馆大学今年首次开设了夏季学校。授课主题也定为《东亚文化、贸易以及IT》。聘请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教授。共招收了来自德国22名、荷兰15名、澳大利亚7名、捷克6名等32个国家的161名学生。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