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中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说的一句话。部分中国国内人士认为,现今的中国应该有所作为,应该插手国际问题、贯彻自己的思想。然而对此,王缉思院长的意见却完全相反,他表示说,不同意有些人认为美国的力量正在走下坡路这一观点。
问:对中国国内“厌韩”情绪有些担心,您是怎么认为的呢?
答:如果说中国人对日本和美国成见颇深,那么对韩国却没有很多的成见。中韩两国间的摩擦是在不断的接触过程中很多幻想破灭后出现的现象。当然需要媒体拿出负责任的态度。决不能将其发展成为政府间的问题。
问:韩中两国的关系已经从“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发展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二者有何差别?
答:所谓“战略”有从“长远角度审视”的意思,说的是,韩、中两国已经在长期、广泛的焦点问题上达到了合作阶段。
问:胡锦涛主席访问韩国时,韩中两国决定将召开高层战略对话。将会讨论什么问题呢?
答:将讨论有关能源、气候变化、国际机构改革等一些需要长期、战略眼光的议题,特别是将谈到世界范围内力量转移的问题,也就是新兴国家的飞速发展将对世界力量的均衡产生何种影响等问题。
王缉思:1948年生,美国问题专家,被誉为“深入白宫心脏的中国过客”,父亲曾经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王缉思教授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迫害,被流放到内蒙古接受了9年的劳动改造。30岁时考入北京大学,研究国际政治学。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