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韩中两国隔西海相望,自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已经发展成为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每年贸易额达到1500亿美元,每周有650次航班和货运运输机往来于两国之间。即使在贸易额较小的领域,两国的战略合作与同伴关系也没有出现分歧,而是形成了很好的协调,这充分证明了两个关系发展的顺利。但如果将视线转向外交和安保,那么就要另当别论了。天安舰事件充分暴露出了两国的战略合作与同伴关系不过是外交辞令。
奉行实用主义国策的中国在天安舰外交中展示出了什么是中国式的实用主义。中国认为,和国家信用排名14位的韩国进行名正言顺的实用性合作比不上通过血盟朝鲜在安保的作用获得的利益大。
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要实现正义”一下子提高了韩国外交组的期待,但最终中国同意了偏袒朝鲜的联合国安理会主席声明。在此次天安舰事态中中国的表现将给未来思考韩半岛命运时提供许多启示。
在私人场合见到的香港国际投资银行(IB)的银行家们也曾将韩国的统一问题比作企业的并购(M&A)原理。
“即使并购一家小公司也需要400份清单,更何况是克服分裂状况的民族统一问题,这就必须制定数千、数万份清单。”而先后顺序中需要一个提供友好帮助的“白马王子”。这是因为在强行进行并购的过程中,“白马王子总是能够提供有利于本方的事情”。持有友好股份的“救星”以帮助被并购企业的身份扩大持有被并购企业的股份,并最终制造产生使得该公司被并购的情况。
在唇亡齿寒性质曾非常强烈的中朝关系中,最近我越来越感觉到了“救星”的存在。今年5月,国防委员长金正日在天安舰朝鲜责任论被提出和面临来自国际社会巨大压力的情况下访问了中国。此后中国在不断拖延时间后也最终接受了联合国安理会主席声明中没有明确认定朝鲜责任的“缓期执行”判决。这给曾经希望中国在天安舰沉没事件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的韩国留下了惨痛的教训。我们再次深刻地体会到了无论韩中的经济合作扩大取得了多么耀眼的成绩,可一旦出现朝鲜的安全问题,中国就会立刻变脸成为朝鲜的“救星”。同中国展开战略性安保合作的必要性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天安舰事件使我们再次认识到了在今后10年韩半岛波澜壮阔的历史中,韩半岛的命运将随着如何克服中国阴影而发生改变。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