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8月21日在上海临近市中心的古北的一家咖啡厅里见到了37岁的李小宇,经济学硕士出身的他现在过着到处躲藏的日子,祸源在于股市。去年夏天他向亲戚朋友借钱成立了一个“股市投资团”,他曾一度是位手头拥有500万元(约合7亿5000万韩元)的资金经理,却也没能幸免于从去自年10月开始的股市暴跌。
李小宇认为“清楚内部交易的机关投资者把个人的钱都卷走了”,投资失败要归咎于机关投资者的“阴谋”。但即使是这样,他仍然笃信“股市有朝一日定会上涨”而不能自拔。
与其“救市”,不如“治市”
为什么李小宇焦急等待的救市政策没有出台呢?现在众多股市专家以政府的视角分析股市,从中寻找原因。一位证券分析师认为:“政府应该认识到现在的股市暴跌是一个‘正常的泡沫破碎的过程’。”他分析说,“与其政府出台短期的救市政策,不如把中心转到通过制度改革达到市场的安定。”很多人都表示认同,与其出台救市政策,不如通过合理的管理达到治市目的的政策更显得合理些。
近来对机关投资者先行交易行为的处罚最高可以判到10年有期徒刑这一点就是典型的例子,这是一项为了杜绝曾广泛存在的内部交易行为的措施。除此之外,中国政府还在讨论信用交易的导入与股价指数期货交易。这些都是为了使股市先进化的治市方案。
中国股市暴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非流通股的问题。从2005年股市改革开始到2010年,将会有等同于现在沪深两市市价总额1.5倍的非流通股融入市场。即使中国经济的成长潜力再大,对这样的融入也会感到力不从心。于是有一种说法,认为“使股市起死回生的突破口在于能否停止对非流通股的改革”。
但是我们看到政府仍然很坚定地持续着对非流通股的改革政策
上海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在2005年股市改革开始时讲过的“开弓没有回头箭”在上海证券界很流行,这表示已经开始了的改革是不可能收回的。大规模的救市政策出台的可能性很低,因此专家预测沪深两地的股价将会呈现出“L”型的曲线。就是说股市停滞的时间可能会比预想的要更久些。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