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周六)
没有不能写的事,不停写作的力量——中国小说家莫言
상태바
没有不能写的事,不停写作的力量——中国小说家莫言
  • 申遵奉 记者
  • 上传 2010.05.10 14:55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对于中国小说家莫言(55岁),即使不用特别介绍想必大家也都很熟悉。首先,他是张艺谋导演1988年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金熊奖的电影《红高粱》的原著作者。除了原作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莫言的《酒国》、《丰乳肥臀》和《檀香刑》等10多部作品也都被发行到了韩国。2009年年末,他出版了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进入韩国,2009年在中国出版的长篇小说《蛙》的版权也被迅速引到了韩国,民音社计划于明年出版该作品。

事实上,对于他的关心,并不仅限于韩国。4月24日,他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图书交易博览会上表示“我的小说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有人称如果说在高行健之后还会有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话,莫言应排在第一位。

莫言的小说具有如此魅力的秘密在哪里呢?在于他能毫无障碍地写作的力量,这种力量让人联想起广阔的中国大陆和悠长的长江。以20世纪30年代末为背景的小说《红高粱》的主人公实际上是被爱情冲昏头脑而杀人,抑或是默认这类事情的道德败坏之辈。虽然这有违读者的道德意识,但在被日军射杀的女主人公呼喊着“贞操和善良是什么?我这一生热爱幸福、力量和美丽”的那一幕中,世俗的道德意识便显得不值一提。能够在那个极其野蛮的时代,从顽强的生存本能中找到根本的普遍性,这就是莫言的力量。

在莫言的作品中,以现代为背景的作品更加有趣。《蛙》反映了中国社会中敏感的话题——计划生育制度。

-新长篇《蛙》是怎样的作品呢?

“这是讲述50年间接生过一万多名婴儿的农村妇产科女医生的故事。实际上,我的姑母就是小说的原型。曾经是妇产科医生的姑母想到她这一生所作的接生和流产手术时,感到即悲伤又自豪。小说中被隐喻为青蛙的女主人公一面表现了对党的忠诚,同时也产生了对流产手术的负罪感,内心十分矛盾。我不认为因为涉及到了计划生育,我的小说就存在问题。最近在中国的网络上就计划生育制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事实上,在少数民族自治区和农村并没有计划生育的限制。”

-不过,与国家政策相关的问题是比较敏感的,在表达方面没有受到制约吗?

“在中国,小说家的写作不受任何限制。这可能有多种原因,但我认为具有强烈批判社会的视角是我作品的长处之一。”

就言论自由方面,莫言在3月末接受了美国时事周刊《时代》的采访,他说:“不管哪个国家,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制约”,

“对我来说,正因为有制约才更加凸显文学固有的美感。最近文学的问题在于不够细致,作家应该通过作品人物隐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写小说的理由是什么?

“我创作的理由一直在变化,小时候是因为听说成为作家就可以一天吃三顿饺子,所以想成为作家。而现在每顿都能吃饺子了,但我写作的理由变成了想要通过小说来表达自己想说的话”。

-有人说莫言是中国作家中最接近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对此您怎么看?

“听韩国诗人高银说,每年到诺贝尔文学奖发表的日子记者们就会找到家来,所以都会事先躲避。因为同僚作家说如果我入选最终候选名单会事先告知,所以2009年时一直在留心手机,但是没有收到任何消息。今年打算用这方法捉弄下其他的作家朋友。”

正如他变化无常的作品内容,莫言本人可能也是多变的。当被问到创作类型时,莫言回答说:“灵感旺盛时,会很顺畅地完成作品,例如曾经一天写过两篇短篇。”当被问到事先定下的记者采访时间时,他开玩笑说“采到明天早上也可以”。让人不禁感觉到中国式的从容和力量。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