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开城工业园区的情况也是一样。虽然租金很低,但韩国企业除了每月按合约的规定支付工人工资之外,还每天向4万2000多名朝鲜劳动者提供10万个好丽友派和加餐。因此,朝鲜劳动者只在那里工作三个月后脸色就会明显好转,可以说是朝鲜年轻人“梦想的职业”。据说为了在这里就业不顾一切,甚至还要送上1年的生活费。就是这样对朝鲜有益的开城工业园区,朝鲜还无理地要求韩国公司将工资提高4倍。韩国的大部分企业都亏损者的同时还要以“乙”的身份战战兢兢。
三天前,朝鲜国防委员长金正日拖着不适的身体去了中国。从他视察大连和天津工业区的动向可以推测出他的意图,即经济援助。普遍认为,以这次(金正日)访华为契机,中国企业会大举进入朝鲜。金刚山地区的(韩国)房地产被没收后,没有别的国家会往朝鲜投资了,中国成了唯一的选择。朝鲜开放罗津港的话,进驻的企业很明显将全部是中国企业。有人担心,这是中国在经济领域实行“东北工程”的计策,而朝鲜可能堕落成为中国“东北4省”之一。
但至少有两点是很明显的。首先,中国的优良出口企业绝不可能进入朝鲜。因为朝鲜被指定为恐怖国家的话,所有的出口都会被中断。只有韩国会在每次(与别国)协商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时候为了使开城工业区生产的产品得到认可,而做出巨大让步。最终进入朝鲜的只会是中国那些被淘汰掉的低端企业或是那些可能诱发环境问题的高污染企业。另外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朝鲜(在与中国的交易中)将有生以来第一次站在“乙”的位置上。朝鲜想给中国企业耍权术(在不能得到合理待遇时,为主张自身的权利而使用一些诡计)的话,将会很困难。而且,中国的资本果真会是优质资本吗?怎么可能。那段时间不断涌入韩国的中国资本给我们留下的只有凄惨的回忆。朝鲜也很避免中国这个社会主义盟国的资本苦果。
韩国在过去的10年内一直对朝鲜十分慷慨,却落得了被驱赶的下场。现在朝鲜的改革开放被握在了中国手中。虽然听起来很不舒服,但却是要承认的事实。天安舰事故之后,韩国内部一直有意见主张关闭开城工业园区。但这个主张很难得到同意,因为除了被驱赶出来,韩国是绝不会要求主动撤回的。但这样也好,开城工业园区反而可以成为和中国企业进行比较的“石蕊试纸”。朝鲜在和中国企业的交往中要做好经受痛楚的准备。很明显,朝鲜会在事后猛然发现,韩国资本原来是多么好。
“我们民族间”这句口号在很早之前就只是一句空话了。对朝经济交流也要现实地进行。现在进行自我救助的措施才是实实在在的。和中国以对半(5:5)的形式进行合资也是一个方法。把中国当做盾牌,朝鲜才不会肆无忌惮。要以中国企业为杠杆拓宽韩国的空间,要先摆正“甲-乙”的关系。不同于开城工业园区,我们直接付给朝鲜劳动者工资才能提高生产力。最近中国在三天内先后接见韩、朝两国首脑举行会谈,被认为是在进行“朝贡外交”而得到了强烈的指责。然而,我却对金委员长的访华表示欢迎。因为我期待朝鲜会在事后意识到韩国资本的价值。一边反复回味着“带上你们的半导体工厂过来”这个让人无语的要求……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