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26日韩国银行和统计厅的资料,消费物价上升率和失业率综合的痛苦指数(Misery index)上个月达到了9.0。痛苦指数在2002年以后一直维持在7.0以下,但是今年以来指数却随着物价的暴涨一起上升。
◇ 直射向地方的子弹
今年以来,韩国地方城市的痛苦指数急速上升的现象十分显著。通常理解上“生活最艰辛的城市”首尔上个月的痛苦指数是8.8。和今年1月(8.0)相比虽然升高了,但是却在韩国全国平均水平线以下。如果前往地方上的城市,情况就不一样了。光州广域市的痛苦指数达到了10.8,是韩国最高的。仁川(10.3)、大邱(10.0)、大田(10.0)也是达到了两位数的痛苦指数。
光州的失业率从今年1月的3.4%上升到7月的4.5%,是韩国全国失业率中最高的。这里的消费物价上升率也是超过了平均水平,达到了6.3%。
相反地,相同时期首尔的失业率从4.2%下降到3.2%,消费物价上升率7月达到了5%,要比全国的平均升幅低。
地方城市的痛苦指数急速攀升首先是因为直接面对着高油价的冲击。农业和制造业是石油消耗大户、地方上供暖设施并不发达、使用汽油锅炉的比重很高、和首尔相比流通业的基础也很薄弱、通过竞争降低价格的效果相对而言也比较弱。

◇ 高物价是痛苦的原因
分析认为今年以来,韩国国民能感受到的痛苦已经从失业转移到高物价上。2000年之后的痛苦指数主要是受就业难的影响,然而今年的高物价是造成痛苦指数攀升的主谋。LG经济研究院裴民根(音)研究员说:“虽然就眼前的痛苦来说失业占的比重要大一些,但是物价上升的影响相比较于首尔和富人阶层还是地方城市和低收入阶层受到的影响更大,所以等于是起了加大贫富差距的负作用。”
☞痛苦指数:美国布鲁克林斯研究所的经济学家Arther Okun采用的指数,将造成经济上痛苦的失业率和消费物价上升率结合进行计算。虽然这样的计算方法严密性不足,但是还是能够成为国民切身感受生活质量是提高还是降低的标尺,而被广泛使用。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