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青年报》以3,006名中国网民为对象,对奥运会给社会带来的变化进行了相关调查。47.4%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就是“鸟巢一代”。作为亲身体验过奥运会的新一代,与前人看待社会和世界的视角有所差异。中新社的评论员许晓青分析认为:“鸟巢一代大部分出生于20世纪的80至90年代,他们中的很多人通晓外语,开放外向,追求变化的欲望更加强烈,将成为诱导中国快速变化的核心力量。”
问卷调查显示,鸟巢一代的最大武器就是自信心。55.3%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奥运会后,不论对什么事情都满怀自信,毫不畏惧。”分析认为,成功举办有史以来最大的奥运会,超越美国名列奖牌榜第一位,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优秀性,这些自豪感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
渴望“和平、和解、和谐”(51.9%)的社会价值观也是这代人的一个特征,显示出对国家社会的成员国互不侵犯、不搞对立、营造和谐社会共同体的渴望。他们还回答道:“开放、理性爱国、敢于竞争” 。对于奥运会前后开始抬头的中华民族主义向盲目、国粹的中华主义转变的倾向,他们表现出鲜明地反对意见。此外,他们的特征还有“有梦想、快乐、平等交流、崇尚参与和奉献精神”。
鸟巢一代的代表人物正是参与本届奥运会志愿服务的170多万名年轻人。其中大部分人通晓外语,具有西欧式的思考方式。目前,将志愿者组成不同的单位,把他们的经验传授到全国的方案正在推动中。他们已经在北京奥运会主页上发表了自己的各种经验,中国社会已经开始向先进化迈进。在交通部门从事志愿服务的田小飞在奥运会主页上说道:“以奥运会为契机,自发排队等先进交通意识开始深入人心。今后将和该部门的志愿者一道为推广先进的交通意识而努力。”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